護士們,千萬不要小看一根小小的針頭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護士在醫院工作期間面臨著多種職業危害,被各種污染的針頭刺傷可導致經血液傳播疾病,并可能產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職業危害的主要種類。因而,護士一定要意識到針刺傷的危害性,并加強自身防護與感染管理。
針刺傷的危害
現已證實20種病原體可經針刺傷接種傳播,經針刺傷接種發生感染可能發生致命后果的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較HIV的致病性強,針刺傷發生時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BV,被攜帶HBV的針頭刺傷而發生乙型肝炎的危險性為1/5.另外,病原體經針刺傷口進入體內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針刺傷口都可能有破傷風桿菌的存在。所以親們,千萬不要小看一根小小的針頭!下面是引發針刺傷的因素,大家要留意了:
護理人員對針刺傷帶來的后果認識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視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導致針刺傷的發生。可能造成針刺損傷的情況有:
(1)丟棄用過的針頭時;
(2)給病人注射時(特別是給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時);
(3)針頭用完蓋帽時;
(4)更換未加帽的針頭時;
(5)把已用過的空針擺放在操作臺上,然后做清潔時不慎被針頭刺傷等。
在工作中如何預防和減少針刺傷意外的發生?以下的內容大家要好好學習了:
1.加強職業防護培訓,改變護士不安全行為
醫院對醫務人員應進行經血液傳播疾病職業防護的定期培訓,特別是對新工作人員。對臨床護士的培訓中特別要強調防護用物如手套的應用、醫療銳器的處理、銳器刺傷后的處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糾正護士的一些不安全行為,使他們在工作中做好職業防護。
2.改善醫療操作環境
國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環境能有效減少醫護人員銳器刺傷的次數,如采用安全針頭注射器、提供便于丟棄尖銳物品的容器、負壓標本試管采血等。醫院應在現有的條件下,應考慮醫護人員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丟棄污染針頭等銳利廢物的容器等設施,減少醫療銳器刺傷的發生。
3.規范醫療廢品的處理
醫療垃圾應在衛生主管部門統一規定下在固定的場所進行焚毀。目前許多醫院在注射器、輸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將針頭取下,浸泡,收集,再進一步分類處理,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勢必增加護士及其他工作人員被刺傷的機會。如管理不嚴,讓醫療垃圾流入社會則會對大眾帶來更大的危害。
4.建立醫院職業暴露報告系統
醫護人員在針刺意外或黏膜接觸病人血液等職業暴露后要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得到及時的咨詢和處理。同時有關部門在收集這些數據時,可定期進行分析發生職業暴露的原因,從而尋求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減少醫護人員的職業感染的危險性。
5.發生針刺傷后的處理
當不慎發生針刺傷時,應盡早報告,由醫院專門組織(如院感染控制科)對受傷者進行指導處理。受傷護士應配合進行各項檢測,必要的治療及流行病學跟蹤觀察,為醫院、政府部門制定控制和預防措施提供有效的資料,以減少醫務人員針刺傷的發生。護士在針刺傷后緊急局部處理的方法: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傷口應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過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傷口。對于HBV污染的針刺傷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針刺傷,應及時向HIV職業暴露安全藥品儲備點報告,進行風險評估,確定用藥的必要性和方案,處理情況向主管行政部門報告,暴露后6周、12周、6個月、12個月定期檢測HIV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