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糾紛頻發 雙方需多體諒
近期頻發的醫患糾紛,多次讓醫患關系陷入僵局。一旦發生糾紛,患者往往覺得被傷害,醫生也倍感委屈。記者近日從昆明市多家醫院了解到,近期頻發的醫生護士遭患者家屬毆打事件,再次顯現醫患關系緊張,如何破解卻有待時日。
兒童醫院護士多次遭打
今年4月30日,昆明市兒童醫院發生一起死者家屬非法關押護士的事件。據了解,由于家屬無法接受小孩死亡的事實,將醫院7名急診科護士非法關押在治療室,從早上9時到下午5時40分,整整9小時。事后護士祁曉美對記者說,當時她感到很絕望,因為就在3月13日,該醫院門診輸液護士肖麗娟在拔針頭時因出現回血現象,與患者家屬發生摩擦,被患者家屬打罵。
據了解,2009年10月14日,市兒童醫院門診輸液護士王玲在輸液過程中,因兩次插針,被病人家屬掌摑,同年12月7日,門診輸液中心護士張建英因同樣原因被患者家屬掌摑。市兒童醫院相關負責人說,類似的情況幾乎每年都有發生,2008年8月4日,門診收費員鄭鈞瑞因要求患者家屬排隊交費,被對方吐唾液到臉上;2005年6月20日,藥房工作人員王昆祥要求病人家屬出示收費發票,對方不但不給還掌摑。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醫生、護士遭現場掌摑沒有記錄。
類似情況在昆明市延安醫院、云南省紅十字會醫院等也發生過。據不完全統計,從2008年4月至今,延安醫院發生類似事件近8起。一名醫生家屬告訴記者,因為類似糾紛,其愛人經歷過多次被責罵情況,經常回家抱怨,搞得一家人跟著心慌。
天使在高壓下疲憊不堪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昆明市兒童醫院時,寬敞的門診大廳被就診病人堵得水泄不通。在感染門診,記者了解到,從早上8時到11時,已有200余人前來就診,一個生病的孩子一般由兩名家長陪同,小小的診療室被600多人包圍著,孩子的哭聲、家屬排隊不耐煩的抱怨聲,充斥著整個感染門診大廳。
據了解,感染門診當天共有4名醫生坐診,在二號診室為患者看病的陳醫生說:“從早8點開始連廁所都沒去,病人一個接一個,根本沒時間。”
據兒童醫院楊副院長介紹,昆明市兒童醫院共有83名注冊職業醫師,分別集中在住院部和門診部,每天分早班、中班、晚班3班,由于醫院就診患者太多,幾乎所有醫生每天都是輪班上陣,沒有休息時間,工作強度難以想象。據不完全統計,昆明市兒童醫院平均一天就診量為2500至3000人,假設全院83名醫生門診坐診醫生占二分之一,那41名門診醫生平均一個人一天必須接待73名患者,按8小時上班時間計算,一個患者就診時間大約為9分鐘。相比排隊花費的時間,與醫生面對面溝通顯得如此短暫,許多患者心生不滿和不理解在所難免,并成為誘發醫患矛盾的導火索。
雙方需要多體諒
“我們早上就來了,一直在排隊,孩子生病不停地哭,實在覺得很累,環境又吵,更是讓人心煩。”一名帶小孩來看病的家長說。得知發生患者毆打醫護人員時,她表示,雖然有時因等待時間過長讓人惱火,但患者如果因為這種原因動手還是不應該,畢竟有些問題醫生護士也難以解決。
兒童醫院楊副院長說:“醫生和患者之間發生沖突,大多是由于一些細小問題,完全可以通過雙方多溝通多體諒得到解決。但醫患關系是一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不是簡單一個原因就可能引發,很多時候受醫療價格、就醫環境、醫技、病人期望值、患者身體素質等多方面影響,還有的患者對醫學常識了解程度比以前高,常拿一些一知半解的問題咨詢或質疑醫生,醫從性降低,不太愿意聽醫生意見。加上在就醫過程中,周圍環境嘈雜,人心煩躁,醫患之間就很容易引發口角并上升到暴力糾紛等。”
市民盼醫患關系和諧
昆明市衛生局醫政處楊處長表示,醫生護士被打只是醫患糾紛體現出的一面,由于醫生護士被打沒有具體數據說明,所以這個問題是個體現象還是普遍現象仍不好定論。據了解,醫患糾紛一旦發生,相關法律會根據原因分清責任,如果是醫技問題將會根據《醫生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處理,但如果是患者責任,也會根據相關司法程序進行。
記者在問卷星網站“關于醫患關系調查表”中看到,共51人回答問卷,其中24人表示醫患關系一般,16人對目前醫患關系表示緊張,而對醫生信任度調查中36人表示對醫生醫技半信半疑。記者在采訪市民時了解到,絕大多數市民認為醫患關系應該如魚水和諧,既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更需要醫護人員悉心照料,只有雙方互相理解才能更好更快“治愈緊張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