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個問答,解讀青霉素皮試!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青霉素皮試可謂是護士的基本功。《青霉素皮試專家共識》(2017)會讓你對青霉素皮試的適應癥、皮試方法和結果判讀,有更清晰的認識。
1.速發型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以及造成嚴重生命威脅的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和支氣管哮喘等,多在1h內出現,少數可遲至6h內發生;
2.遲發型過敏反應,通常發生于給藥1h以后。
《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規定,患者在使用青霉素類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試。
無論成人或兒童,無論口服、靜滴或肌注等不同給藥途徑,應用青霉素類藥物前均進行皮試。
停藥72h以上,應重新皮試。
取青霉素鈉鹽,以生理鹽水配制成為含20萬U/ml青霉素溶液(80萬U/瓶,注入4ml生理鹽水即成)→取20萬U/ml溶液0.1ml,加生理鹽水至1ml,成為2萬U/ml→取2萬U/ml溶液0.1ml,加生理鹽水至1ml,成為2000U/ml溶液→取2000U/ml溶液0.25 ml,加生理鹽水至1ml,即成500U/ml的青霉素皮試液。
皮試液以現用現配為佳,如需保存宜4°C冷藏,但時間不應超過24h。
用75%乙醇消毒屈側腕關節上方三橫指(1歲以下兒童二橫指)處皮膚,抽取皮試液0.1ml(含青霉素50U),作皮內注射成一皮丘(兒童注射0.02-0.03ml)。
對乙醇敏感者改用生理鹽水。
兒童注射,皮試液用0.02-0.03ml。
20min后觀察,如局部出現紅腫,直徑>1cm(或比原皮丘增大超過3mm)或局部紅暈為陽性。
對可疑陽性者,應在另一前臂用生理鹽水做對照試驗。
以下這些情況禁止做皮試:
1.近4周內發生過速發型過敏反應者;
2.過敏性休克高危人群,如哮喘控制不佳,小劑量過敏原導致過敏反應病史等;
3.有皮膚劃痕癥、皮膚肥大細胞增多癥、急慢性蕁麻疹等皮膚疾病。
1.皮試應備有搶救設備和藥品準備。一旦發生過敏反應,應及時就地救治;
2.應用抗組胺藥物可能影響皮試結果,皮試前應停用全身應用一代抗組胺藥(苯海拉明)至少72h,二代抗組胺要(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至少一周;停用鼻腔噴霧劑至少48h;
3.雷尼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應停用至少48h;
4.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等藥物可能影響對速發型過敏反應的救治,皮試前應停用至少24h,尤其是存在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可能時。
應及時就地采取搶救措施:
1.迅速中止皮試操作;
2.及時建立靜脈通路;
3.予以肌內注射或皮下注射腎上腺素(1:1000腎上腺素,成人0.3-0.5ml;兒童0.01mg/kg體重,最大0.3ml,每15-20分鐘可重復);
4.吸氧及糖皮質激素等其他藥物治療。
青霉素皮試陰性,表示發生過敏性休克等速發型過敏反應的風險較低,可接受青霉素類藥物治療,但仍有發生速發型過敏反應的風險,尤其是在首次給藥時。
青霉素皮試不是保證患者安全的唯一措施,詳細詢問藥物過敏史、給藥期間密切觀察患者不良反應以及備有搶救設備和藥物、做好充分搶救同等重要。
不是。
青霉素皮試陽性,提示患者發生過敏性休克等速發型過敏反應的可能性達50%,不宜使用青霉素類藥物。
但青霉素皮試仍有近半數為假陽性。既往青霉素皮試陽性患者,如無青霉素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在過敏史中應表述為“曾青霉素皮試陽性”,而不應表述為“青霉素過敏”。
青霉素皮試陽性的患者今后仍可重復青霉素皮試、評估能否應用青霉素類藥物。
參考文獻
1、《青霉素皮試專家共識》(2017).
2、《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