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吸入療法是用專用霧化裝置將吸入藥物分散成液體或固體微粒即氣溶膠的形式,使其懸浮于氣體中,吸氣時隨氣流進入呼吸道及肺內,使藥物直接作用于氣道黏膜,達到潔凈、濕化氣道、局部和全身治療的目的。
與其他給藥途徑相比,霧化吸入治療藥物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療效確切、無創傷、全身不良反應少、安全性好、痛苦小、不需患者刻意配合等優點。
常用霧化吸入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物、黏液溶解劑、抗菌藥物、抗病毒藥物及其他藥物。
分類 | 藥物 | 注意事項 |
吸入糖皮質激素 | 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環索奈德等 | ①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全身用糖皮質激素,局部不良反應有口干、聲音嘶啞、咽部疼痛不適、舌部和口腔刺激、潰瘍、反射性咳嗽和口腔念珠菌病,吸藥后及時用清水漱口可減少上述不良反應。 ②低劑量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兒童生長發育、骨質密度無明顯抑制作用,對血糖、骨密度影響小。長期高劑量吸入可能會致皮膚瘀斑、腎上腺功能抑制、兒童生長延遲和骨密度降低等,也可能與白內障和青光眼的發生有關。 ③霧化吸入過程中要避免藥物進入眼睛,使用面罩吸藥時,在吸藥前不能涂抹油性面膏,吸藥后立即清洗臉部,以減少經皮膚吸收的藥量。 |
β2受體激動劑 | 特布他林、沙丁胺醇 | ①可能會引起口部和咽喉疼痛及支氣管痙攣癥狀或原有癥狀加重現象。主要不良反應有骨骼肌震顫(通常手部較為明顯)、頭痛、低血鉀、心律紊亂、外周血管舒張、輕微的代償性心率加速;罕見過敏反應包括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支氣管痙攣、低血壓、虛脫等。 ②支氣管痙攣嚴重時,避免超常劑量使用β受體激動劑,以防嚴重心律失常的發生。 ③慎用于甲亢、高血壓、糖尿病者。 ④相互作用:與噻嗪類利尿劑、黃嘌呤衍生物、糖皮質激素聯用時會增加低鉀血癥發生的可能;與甲基多巴合用可引起嚴重的急性低血壓反應。 |
抗膽堿能藥物 | 異丙托溴銨、復方異丙托溴銨(異丙托溴銨+硫酸沙丁胺醇) | ①不良反應主要有口干、口中金屬味、頭痛、惡心、心動過速、心悸、眼部調節障礙、胃腸動力障礙和尿潴留等。有時可見咳嗽、局部刺激。偶可發生皮疹、舌/唇/面部血管性水腫、蕁麻疹、喉痙攣和過敏反應。 ②復方異丙托溴銨需注意不能與其他藥品混在同一霧化器中使用。 ③慎用于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癌頸部梗阻者。 ④用面罩霧化吸入抗膽堿藥液可誘發急性青光眼,可能是藥液直接對眼睛的刺激作用引起。 ⑤極少數吸入抗膽堿能藥物后,可誘發支氣管痙攣,原因可能是早期制劑中含有的氟利昂拋射劑、防腐劑、氣霧溫度過低或對藥液過敏所誘發,出現上述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 |
黏液溶解劑 | N-乙酰半胱氨酸、鹽酸氨溴索 | ①霧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尤其適用于早期患者。常見不良反應是對鼻咽和胃腸道有刺激,可出現鼻溢液、口腔炎、惡心和嘔吐等。 ②鹽酸氨溴索具有祛痰、鎮咳的作用,該藥注射制劑的說明書未推薦霧化使用,其霧化劑型在國內尚未上市,國外已有霧化吸入劑型。在我國已有較多的臨床用靜脈制劑進行霧化治療的經驗報道。 |
抗菌藥物 | 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 β-內酰胺類:氨曲南、頭孢他定; 多肽類:黏菌素; 抗真菌藥:兩性霉素B等 | ①霧化吸入抗菌藥物優點是吸入后肺部濃度較高,且全身不良反應少。 ②妥布霉素被FDA批準用于霧化吸入治療囊性纖維化疾病;氨曲南被FDA批準用于改善感染綠膿桿菌的囊性纖維化者的呼吸癥狀。 ③抗菌藥物霧化吸入多用于長期有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支氣管擴張癥和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院內獲得性肺炎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目前我國尚無專供霧化吸入的抗菌藥物制劑,因某些靜脈制劑含有防腐劑,如酚、亞硝酸鹽等吸入后可誘發哮喘發作,因此不推薦以靜脈制劑替代霧化制劑使用。 |
抗病毒藥物 | α-干擾素、利巴韋林 | ①α-干擾素: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已有臨床使用經驗。但尚無兒童霧化吸入推薦劑量,有效性也需進一步證實。 ②利巴韋林:適于有明確的病毒感染者。由于應連續吸入,需在封閉空間進行,不常規推薦。 |
其他藥物 | 高滲鹽水(濃度為3%) | 能有效縮短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住院時間,有效降低嚴重度。若使用該藥48-72h患臨床癥狀不緩解或有刺激性嗆咳應停用。支氣管哮喘患兒禁用。 |
FDA批準的、未在國內上市的霧化吸入用藥: 氟尼縮松、糠酸莫米松:用于哮喘。 色甘酸鈉:預防支氣管哮喘。 曲前列環素、伊洛前列素:用于肺動脈高壓。 羥乙基磺酸戊雙脒:用于HIV者預防杰氏肺囊蟲肺炎。 乙酰甲膽堿:用于檢測氣道高反應性。 |
① 霧化前半小時盡量不進食,避免霧化吸入過程中氣霧刺激引起嘔吐。
② 少數霧化吸入后,可能會出現“治療矛盾現象”即沒有出現支氣管舒張,反而誘發支氣管痙攣。原因可能是藥液低滲、防腐劑誘發、氣霧的溫度過低或對藥液過敏。
③ 對呼吸道刺激性較強的藥物不宜作霧化吸入;堿性藥液、高滲鹽水及蒸餾水可引起氣道高反應性致支氣管痙攣,避免用于霧化吸入;油性制劑不能以吸入方式給藥,可引起脂質性肺炎。
④ 心、腎功能不全及年老體弱者要注意避免濕化或霧化量大造成肺水腫;對自身免疫功能減退者霧化吸入時,應重視誘發口腔霉菌感染問題。
⑤ 超聲霧化療法不宜用于含蛋白質或肽類藥物的霧化治療,也不宜用于混懸液如脂溶性糖皮質激素的霧化治療。
① 地塞米松:無霧化劑型。該藥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進入體內后需經肝臟轉化后在全身起作用,不良反應大。結構上無親脂性基團,脂溶性低,水溶性高,與氣道黏膜組織結合較少,肺內沉積率低,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的親和力較低,氣道內滯留時間短,生物半衰期較長,在體內容易蓄積,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強,故不適合霧化。
② 慶大霉素:無霧化劑型,氣道藥物濃度過低,達不到抗感染的目的,易產生耐藥,同時可刺激氣道上皮,加重上皮炎癥反應,故不適合霧化。
③ α-糜蛋白酶:多肽酶。無霧化劑型,對視網膜毒性較強,霧化時接觸眼睛易造成損傷;遇血液迅速失活,不能用于咽部、肺部手術者;有報道該藥對肺組織有損傷,吸入氣道內可致炎癥加重并誘發哮喘,故不適合霧化。但可超聲霧化使用,目前已有臨床應用報道,但有效性尚須進一步證實。
④ 中成藥注射液:霧化吸入使用的臨床經驗及基礎研究均不足,療效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均有待驗證,不常規推薦。
參考文獻:
1.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34):2696-2706
2.吸入抗膽堿能藥物治療兒童喘息性疾病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7,32(4):241-243
3.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2,11(2):105-109
4.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4年修訂版)[J].臨床兒科雜志,2014,32(6):504-510
5.物聯網輔助霧化吸入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國際呼吸雜志,2017,37(10):721-728
6.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年修訂版)[J].臨床兒科雜志,2018,36(2):95-104
7.霧化治療專家共識(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37(11):807
8.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