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是臨床常見的護理操作,那么,輸血做為特殊用藥,需要填寫護理記錄。常見有護理人員在微信群里問:如何書寫輸血護理記錄?
下面,就此話題,進行收集整理,大家一起學習、分享。
輸血時護理記錄有何要求?
輸血護理記錄要求:在輸血前、開始輸血后 15 分鐘、輸血結束、輸血結束后 4 h 以及根據患者情況按照需要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
輸血護理記錄需要記錄哪些內容?
記錄內容:輸血前體溫,時間,陽性體征,血型,量,核對護士,滴數,有無異常反應,輸血完時間應予記錄。
可設計成輸血護理記錄模板,書寫時在電腦中調出來,讀取模板,修改即可。
主要是開始輸血的時間,輸完的時間,評估輸血的過程。
范例
輸血過程:
患者血常規回報:RBC2.5 Hb85,醫囑給予輸「o」型紅細胞 200 ml,輸血前測體溫 36.8℃,由護士 XX 與 XX 核對無誤后于三時二十分輸入,15 滴/分,30 分鐘后患者自訴無不適,調滴數為 50 滴/分,于五時輸血完畢,患者無特殊不適。
輸血結束:
輸血完畢,輸血過程中,患者無發熱、寒戰、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未訴特殊不適。囑患者休息,繼續觀察病情變化。
使用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如何完成輸血護理記錄?
移動護理信息系統是 HIS 系統的子系統,輸血模塊是移動護理信息子系統眾多功能中的一項。
它有幾部分組成:醫生下達輸血醫囑生成輸血單后,護士利用 PDA 掃描輸血單上的條形碼、腕帶確認患者身份,采集樣管。
取血時掃描血袋號、血液種類、血液量、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試驗結果,患者姓名、性別、床號、ID 號、病案號、血型,無誤后取回病房。
輸血前再次核對以上信息相符后輸注;巡視提醒及支持功能等。
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在輸血中的應用
1.輸血評估
根據《血液與血制品處理、使用管理制度》要求,護士分別于輸血前 15 分鐘、輸血開始后 15 分鐘、輸血結束時、輸血結束后 15 分鐘手持 PDA 到病人床旁采集患者生命體征,了解病人病情變化情況,并記錄到護理記錄單中。
2.血液采集
護士拿治療單,利用 PDA 掃描患者腕帶、配血標簽及治療單上條形碼,相符后抽血送輸血科。
3.取血
得到取血通知后,護士攜帶 PDA 到輸血科,掃描配血單、血袋上條形碼,核對患者姓名、性別、病案號、病室、床號、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試驗結果,核對無誤點擊保存。
4.核對
血液取回后掃描輸血記錄單上血袋號、有效期、血型、種類、血量、交叉配血結果、病人 ID 號、血型與病人信息是否相符。
輸血前掃描病人腕帶,核對病人姓名、ID 號、床號、血型等信息,無誤后輸入。
若核對到某一步不符時,PDA 會發出警示,提醒操作者核對信息有誤,查找原因,再次核對時可從當前步驟開始,否則下一步無法進行下去。
5.提醒
輸血模塊設置有巡視提醒功能,護士設置好巡視時間后,手持終端會根據設定時間提醒護士定時巡視,不致于護士忙于其他工作疏忽了巡視時間。
6.輸血
輸血開始時點開始時間,結束后點結束時間,護士巡視時點擊巡視時間,觀察滴速及有無輸血反應等。
這些節點的時間及內容會自動生成被抓取到護理記錄中完成輸血記錄。PDA 的使用使這些記錄在床旁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