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壓危象降低血壓宜首先選用:硝普鈉靜滴。
2.伴水腫的輕度高血壓患者.應首選:氫氯噻嗪。
3.心絞痛急性發作時,為迅速緩解癥狀,應首選: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4.用于瘧疾病因性預防的首選藥是:乙胺嘧啶。
5.治療肺炎球菌肺炎的首選藥物是:青霉素G。
6.治療厭氯菌感染的首選藥是:甲硝唑。
7.肝性腦病時首選的灌腸藥物是:乳果糖。
8.高血壓病患者伴發心悸(HR 99次/分)和勞力性心絞痛時,應首選哪種藥物:B受體阻滯劑。
9.格林一巴利綜合征患者病后5天出現嚴重面神經麻痹、吞咽困難,嚴重呼吸麻痹、構音含糊。首選的治療是:氣管切開并用呼吸機。
10.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癍治療首選: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1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治療宜首選:直流電復律。
12.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患者,若病理類型為微小病變型,首選的治療藥物是:糖皮質激素。
13.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首選藥物是:雄激素。
14.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首選藥物是: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15.等滲性缺水患者,給予補充液體治療首選:平衡鹽。
16.對于開放性顱腦攢傷的首選緊急處理應該是:立即去除創腔內異物和污染物。
17.兒童患腹股溝疵,首選的術式是:佛格遜法。
18.高漆性脫水補液時首選:5%葡萄糖。
19.診斷膽囊結石首選的檢查方法是:B超。
20.急性淋病的首選治療藥物是:青霉素。
21.急性淋病的治療,首選藥物是:青霉素。
22.治療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首選的藥物是:硫酸鎂。
23.治療小兒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首選藥物是:腎上腺皮質激素。
24.治療支原體肺炎首選的抗生素是:紅霉素。
25.CO2在血液中運輸的主要方式是:形成碳酸氫鹽。
26.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血管的作用主要是:升高血壓。
27.心室肌有效不應期的長短主要取決于:動作電位2期的長短。
28.診斷惡性腫瘤的主要根據是:腫瘤的異型性。
29.B受體阻滯劑的主要副作用是:誘發哮喘。
30.乳房膿腫臨床治療的主要方法是:切開引流。
31.直腸癌手術能否保留肛門主要取決于:腫瘤離肛門緣的距離。
32.縱隔撲動主要發生在:開放性氣胸。
33.新生兒敗血癥的主要治療是:頭孢他啶。
34.嬰兒腹瀉重型與輕型的主要區別點是:有水及電解質紊亂。
35.影響神經系統發育最重要的激素:甲狀腺激素。
36.成人肺結核病最常見的類型是:浸潤型。
37.肺癌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是:鱗狀細胞癌。
38.風濕病增生期最具特征性的病理變化是:風濕小體形成。
39.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最常累及的動脈分支是:左冠狀動脈前降支。
40.慢性持續性肝炎與慢性活動性肝炎鏡下病變的最主要區別是:有無纖維組織增生。
41.腦動脈栓塞的栓子最可能來自:左心房附壁血栓。
42.可引起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藥物最常見是:糖皮質激素。
43.鏈霉素最常見的毒性反應是:眩暈、耳鳴、聽力減退甚至耳聾。
44.臨床上搶救有機磷酸醢類中毒的最合理藥物組合是:阿托品和碘解磷定。
45.螺旋體感染首選:芐青霉素。
46.Craves病患者最具有診斷意義的體征是:彌漫性甲狀腺腫大伴血管雜音。
47.對肝硬化門脈高壓最有診斷意義的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48.對結核性腹膜炎最有診斷價值的檢查是:腹膜活檢。
49.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最特異的檢查項目是:抗Sm抗體。
50.對于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最具診斷價值的化驗室檢測指標是:血鈣降低。
51.對診斷門脈高壓癥最有價值的是:食管吞鋇x線檢查。
52.肺心病肺動脈高壓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肺細小動脈痙攣。
53.風濕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最具有診斷意義的體征是:心尖部收縮期吹風樣雜音。
54.肝性腦病最有意義的體征:撲翼樣震顫。
55.肝硬化失代償期最重要的臨床表現是:腹水。
56.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是:上消化道大出血。
57.肝硬化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
58.國內咯血的最常見病因是:肺結核。
59.磺脲類降血糖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血糖。
60.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時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
歷年易出的“數據”
1. 基礎代謝率的正常范圍是不超過正常平均值:±10%~ ±15%.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血壓:≥140/90mmHg。
2. 抗結核藥物中INH的成人常規每日用量是:300mg。
3. 高滲性脫水的血鈉標準是:>150mmol/L。
4. 肩關節周圍炎的好發年齡是:50歲左右。
5. 甲亢術前準備,脈率應了降至每分鐘:90次以下。
6.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
7.末次月經第1天為2001年8月6日,計算預產期應是:2002年5月13日。
8.新生兒期是指從出生斷臍至足:28天。
9.嬰兒少尿的標準是每日尿量少于:200ml。
10.正常新生兒生后第一年中身高增長約:625px。
歷年易出的“部位”
1.肺換氣時氣體通過的部位是:呼吸膜。
2.吸收膽鹽、維生素B的主要部位是:回腸。
3.血漿脂蛋白VLDL的主要合成部位在:肝細胞。
4.腑動脈栓塞的栓子一般來自:左心房附壁血栓脫落。
5.風濕性心內膜炎好發于:二尖瓣。
6.高血壓病并發腦出血的常見部位是:內囊及基底節區。
7.腸結核的好發部位是:回盲部。
8.高血壓病并發腦出血的常見部位是:內囊及基底節區。
9.慢性腎炎主要病變部位是:腎小球。
10.蜘蛛痣不應出現的部位是:腹部。
11.胸外心臟按壓的部位是:胸骨下半部。
12.營養不良患兒皮下脂肪減少,首先累及的部位是:腹部。
13.NOx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及肺泡。
14.SO2的主要作用部位是:上呼吸道。
歷年易出的“并發癥”
1.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局部并發癥是:胰腺假性囊腫。
2.腎病綜合征常見并發癥是:感染和電解質紊亂。
3.屬于骨折早期并發癥的是:血管神經損傷。
4.屬于骨折早期并發癥的是:脂肪栓塞。
歷年易出的 “特點”、“特征”、“典型”
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典型的病理變化是:蛛網膜下腔膿性滲出物堆積。
2.門脈性肝硬化典型的病理變化是:再生結節及假小葉形成。
3.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癥狀是:進食后疼痛可緩解。
4.單純左心衰竭的典型體征是:雙肺底可聞及中小水泡音。
5.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的典型表現是:發紺。
6.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癥狀是:進食后疼痛可緩解。
7.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典型皮膚損害為:面部蝶形紅斑。
8.纖維蛋白性心包炎典型體征是:心包摩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