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的定義
CT(computed tomography )英音:[kəm'pju:t]英音:[təu'mɔgrəfi]電腦斷層攝影、計算斷層照相法:是用X線束對人體某一選定層面進行掃描,規定X線量,取得數量化后經過計算機處理而獲得重建圖像的一種成像技術,所顯示的是斷面解剖圖像,全稱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術,簡稱CT。
螺旋CT
螺旋CT突破了傳統CT的設計,采用滑環技術,將電源電纜和一些信號線與固定機架內不同金屬環相連運動的X射線管和探測器滑動電刷與金屬環導聯。球管和探測器不受電纜長度限制,沿人體長軸連續勻速旋轉,掃描床同步勻速遞進(傳統CT掃描床在掃描時靜止不動),掃描軌跡呈螺旋狀前進,可快速、不間斷地完成容積掃描
螺旋CT的分類
分單層螺旋ct、雙層螺旋ct、多層螺旋ct。
與常規CT掃描相比,螺旋CT掃描主要有以下優點:
①、整個器官或一個部位一次屏息下的容積掃描,不會產生病灶的遺漏。
②、單位時間內掃描速度的提高,減少了運動偽影,使造影劑的利用率提高,節省造影劑用量,有人報告可節省50%左右 。
③、可任意地、回顧性重建,無層間隔大小的約束和重建次數的限制。
④、容積掃描,提高了多方位和三維重建圖像的質量。
CT平掃與增強區別
根據是否注射對比劑,CT檢查分為平掃和增強兩種。
平掃:是不注射對比劑的CT掃描。
增強:是經靜脈注射對比劑后所做的掃描
CT掃描前準備
頭部檢查:摘掉發卡、耳環、眼鏡、活動假牙。
頸部檢查:摘掉項鏈。
胸部檢查:摘掉項鏈及胸罩,進行屏氣訓練——在平靜狀態下屏住呼吸,保證每次屏氣均勻一致。
CT掃描前準備
腹部及腰部檢查者:要摘掉腰帶、胸罩、別針等金屬飾物,一周內禁服含金屬的藥物,不做胃腸鋇餐透視。
上腹、中腹部檢查者:包括肝、膽、脾、胰、腎、腎上腺檢查者,應在護士指導下分次喝藥,喝藥量、次數、間隔時間,因檢查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護士會為您做相應的時間安排。請您耐心等待,否則時間不夠,藥物不能到達指定部位,會影響檢查效果。進行屏氣訓練同胸部。
下腹部(指盆腔):檢查前先排尿,后在護士指導下喝藥,開始憋尿,使膀胱呈充盈狀態,護士為您掌握時間,到時間會即時檢查,請您耐心等待。
CT掃描前準備
特殊說明:胃檢查前患者應禁食、禁水。腸道檢查還應于檢查前一天晚間遵照醫生的指導清潔腸道。小腸檢查的患者在檢查前須喝藥三次,在護士指導下按不同的間隔時間為您喝藥,請您耐心很好地配合,以便順利有效地完成檢查。
CT掃描中準備
檢查中須知:病人上檢查床后,技師會給您擺好位置,請您始終不要動,如果變動體位,會影響成像角度,以至影響影像診斷。整個CT檢查時間一般需5——8分鐘左右。
做胸、腹部掃描的患者,在檢查室內您會聽到:“請憋住氣”,這時請您馬上憋住氣,當您聽到:“喘氣”,就可能恢復正常呼吸了。
CT掃描后須知
檢查后須知:
1、僅接受平掃的患者檢查結束后,可隨時離去。按規定的時間持預約單到服務臺取結果。
2、如遇到夜班急診報告單,請于次日上午8點至10點到閱片室復核。
增強前須知
1、晨起空腹、檢查前禁食 4小時。
2、使用對比劑可明顯提高CT檢查的檢出率和確 認率,否則,會使許多病變難以發現或難以確診。大多數人使用對比劑比較安全。但有及少數人,因個體差異可發生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如:喉頭及顏面水腫,呼吸困難,休克,心臟驟停等。
3、需要病人和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方能 使用。
注射知情同意書腹部CT檢查護理常規
不能做CT檢查的幾種情況
①正常情況下,在保證每日進食,排便一周之后可將鋇劑排空(囑多食蔬菜)。
②在病情允許狀態下,著急做CT,可能喝番瀉葉茶飲,腹瀉后第二天可以做CT。
腹部口服造影劑的禁忌癥:
消化道出血。
腸梗阻。
急腹癥(急性胰腺炎或外傷,不明原因劇烈腹痛)。
喝鋇不能做CT處理:
使用碘造影劑的禁忌癥和高危人群
禁忌癥:
對碘有明確過敏史的患者
甲狀腺功能亢進(除非救命情況下使用)
高危人群:
過敏體質:如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食物及花粉過敏。
嚴重心血管病。如:心功能不全,近期心梗,長期心梗,長期心律不齊和嚴重高血壓等。
體弱,脫水。
嚴重腎臟疾病,糖尿病腎病,血清內肌酸酐濃度>500mmol/L。
嚴重肝臟疾病,白血病,有癲癇史。
嚴重肺部疾病(呼吸功能不全)。
腦損傷(新近腦血管病損傷,驚厥)。
65歲以上老人及嬰幼兒。
過度焦慮者。
有研究表明,對于口服二甲雙胍的患者,在造影前后48小時應停服該藥,待腎功能恢復至造影前水平再重新服藥,以免發生乳酸性酸中毒。
我院常用的造影劑
1、離子型造影劑:76%泛影葡胺20ml∕支
2、非離子型造影劑:
歐乃派克 100ml、 50ml、20ml(350毫克)
三代顯 100ml(300毫克、350毫克)
優維顯 100ml
歐蘇 100ml
螺旋CT增強掃描的心理護理螺旋CT增強掃描患者對自身疾病存在不可預測性且部分患者有一定的臨床癥狀,故而心理反應程度較嚴重,90%以上患者對該項檢查有一定的恐懼感,所以在檢查前護士應對患者進行詳細解釋,給予心理支持,告知患者注謝時可能出現的反應,例如:喉頭發熱,會陰,肛門等處癢等是正常反應,以減輕患者出現恐懼心理而影響增強掃描的順利進行。
增強的護理準備
腸道準備 應在增強前禁食,根據要增強的部位的不同,口服造影劑、水或憋尿。
碘過敏試驗: CT增強掃描前,應詢問患者有無碘及其他藥物過敏史,非離子型造影劑無需行過敏試驗,但有碘過敏史者禁用。對甲亢活動期和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此時,造影劑的不良反應增強,應慎用或禁用過敏試驗。
增強CT的穿刺方法、血管選擇
穿刺方法 采用大角度、直刺法進針,針頭刺入血管見回血后再平行進入至少1cm。穿刺部位須穩妥固定。
血管選擇 穿刺血管的選擇應慎重,因高壓注射器壓力高、注射快,一般流量達3ml/s,如需做CTA時一般流量達4ml/s所以應選擇粗而直、不易穿破的靜脈血管,注意避開關節、靜脈竇、血管分叉處等。為方便掃描一般選擇頭靜脈或肘正中靜脈。
高壓注射器的應用
先將本機特制的一次性注射器針筒裝好,吸入造影劑100---200ML左右,造影劑的吸入量應大于實際注射量。然后用螺紋連接管將注射器與配套針頭連接好,整個導管系統必須排盡空氣,并將注射器頭朝下放置,使一些小氣泡浮出而位于針筒尾部,注射量應小于吸藥量,針筒內應殘留藥液1~2ml。再將加熱器蓋到注射針筒上對造影劑進行加熱,特別是冬季,可以減少造影劑對血管的刺激,預防不良反應。注射造影劑的總量及流速、延遲時間應據病灶位置及患者的體質狀況而定,一般靜脈注射流速為2.0-3.5ml/s.冠脈造影注射流速為4.0ml/s。
給藥前、中、后的護理
給藥前應該囑咐患者,在掃描過程中如有心慌、氣短、突發呼吸窘迫應及時報告,以便及時處理;在掃描過程中如突然穿刺部位,腫脹、外滲,應該及時報告以減少液體的滲出。
給藥中護士應與技師一同密切觀察患者及家屬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給藥結束后,拔出頭皮針時,囑患者及家屬按壓穿刺點10—20分鐘;在候診室觀察30分鐘,囑患者在病情允許情況下多飲水;并再次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外滲;詢問有無心慌、氣短、呼吸窘迫等不良反應。
造影劑外滲護理
注藥過程中一旦發現造影劑外滲,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針,拔針前盡量回吸外滲液,用消毒棉簽按壓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滲加重局部腫脹。
禁忌熱敷,因為非離子型造影劑都是高滲的,高滲會增加 血管的通透性,使腫脹、疼痛加重。
一般用生理鹽水100ml加地塞米松5mg冷敷24小時
患肢制動抬高。
隨時觀察局部皮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