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
織
領
導
(40分) |
一、加強組織領導(20分) |
|
1、制定2011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方案,方案目標明確,措施切實可行。(4分) |
1、無推廣方案,扣4分。
2、方案簡單,目標不明確,扣1分,措施不具體,扣1分。 |
2、院領導每季度召開會議或行政查房一次,聽取意見,共同研究解決護理改革的有關問題。(2分) |
1、4-6個月記錄一次扣1分;
2、>6個月記錄一次不得分。 |
3、全院普通病房平均護士數與病房實際床位數的比例應當>0.4: 1。(10分) |
1、查人事部門提供的全院普通病房數及普通病房護士人數。
2、護士與床位數比≤0.4扣2分;護士與床位數比<0.38扣4分;<0.35扣6分;<0.30,不得分。 |
4、落實專人每月按時向上級衛生、中醫藥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活動信息;信息內容豐富、真實、具體。(4分) |
1、查廳、局備案記錄,一次信息無故推遲3天以上上報扣2分,缺一次扣3分,缺3次以上即為0分。
2、信息內容簡單、形式化,扣2分。 |
二、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病區覆蓋率(10分) |
|
1、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病區數與普通病區總數之比(10分) |
數據以檢查前一月上報衛生廳或衛生局信息表為準。(>80%,得10分;≤80%,扣4分;<70%,扣6分;<60%,不得分) |
2、隨機抽查一病區,如同時有以下兩項完全不符合創優要求的現象,則取消本條目所有得分。(病區內無公示服務項目;護理工作模式不正確。) |
現場查看服務項目有無公示;抽考2名護士對所管病人病情的熟悉情況。 |
三、加強培訓工作(5分) |
|
1、根據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廳、省中醫藥局印發的優質護理服務相關文件、規范,組織開展全員培訓,使管理者和護士接受先進的護理管理理念,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2分) |
1、查護理部培訓記錄及抽考醫院護士長、護士各1名對“優質護理服務”的知曉情況。回答不流暢,理解不正確,每項扣1分; |
2、建立并落實護理人員層級培訓制度,與護士崗位職責、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及專科人才隊伍建設相結合,形成長效的臨床教育機制。(3分) |
1、查培訓資料,未建立培訓制度扣3分。
2、培訓內容單一,未緊密結合崗位職責、專科人才隊伍建設等,每項扣1分。 |
四、加強宣傳交流(5分) |
|
1、加大宣傳力度,在全院營造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活動氛圍。(2分) |
查看宣傳欄、醫院院報、專刊、網站等。多渠道(2種以上)正面宣傳,得2分;宣傳渠道單一,扣1分。 |
2、舉辦院內經驗交流或分享會,不斷總結經驗,及時在全院推廣。(3分) |
查看會議記錄。舉辦一次得1分;舉辦2次,得2分;舉辦3次以上,得3分。 |
護
理
管
理
(48分)
|
五、健全并落實規章制度(18分) |
|
1、建立健全護理工作規章制度,具有體現護士責任制,實施整體護理的規章制度。(3分) |
查資料,已建立護理工作規章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未體現責任制整體護理,扣2分。 |
2、完善各類疾病護理常規和工作指引。(3分) |
有常規和指引,但內容陳舊,未及時更新完善,扣2分。 |
3、完善臨床護理服務規范、技術規范及標準。中醫醫院和開設中醫病房的綜合醫院、專科醫院、認真執行《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3分)
|
有規范及標準,但各項指標未細化、量化,扣2分。 |
4、建立護士崗位責任制,明確各級責任護士的崗位職責、護理質量考核標準,探索實施護士的崗位管理。(4分) |
崗位職責模糊,考核標準未量化,每項扣2分。 |
5、嚴格落實以上制度、規范及標準。(5分) |
隨機抽查考核2名責任護士, 對責任制整體護理、崗位職責等不熟悉,每項扣2分。 |
六、落實護理管理職能(12分) |
|
1、醫院建立護理部—科護士長—護士長的三級管理體系。(2分) |
沒有落實三級管理體系,不得分。
|
2、護理部對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廳、省中醫藥局的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目標理解正確,工作開展思路清晰,措施落實到位。(6分) |
理解不正確,工作思路不清晰,措施落實不到位,每項扣2分。 |
3、堅持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建立并落實病人安全為本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4分) |
隨機抽查1個病區的護理質量,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在實際護理工作中未真正落實的,每項扣2分。 |
七、合理調配護士人力(8分) |
|
1、護理部能夠根據臨床護理工作需要,對全院護士進行合理配置和調配。(4分) |
護理部無對護士招聘、調配、晉級晉升、評優考核等權利,每項扣1分。 |
2、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可以在科室、病房層面根據工作量調配護士,體現以患者為中心。(2分) |
科護長、病區護士長不能自主調配片區或本病區護士,各扣1分。 |
3、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建立機動護士人力資源庫,保證應急需要和調配。(2分) |
未建立機動護士人力資源庫,扣2分;資源庫人數低于全院護士人數的1%,扣1分。 |
八、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10分) |
|
1、績效考核辦法科學可行。(2分) |
績效考核方案過于簡單或可操作性不強,扣1分。 |
2、護士的薪酬分配向護理工作量大、風險較高、技術性強的崗位傾斜。(2分) |
薪酬分配平均制,未向臨床一線高風險、技術性強崗位傾斜,不得分。 |
3、根據護士工作量、質量、患者滿意度等要素對護士進行綜合考評。
(2分) |
查看科室護士的績效考核表,考核表不完善,扣1分。 |
4、將考評結果與護士薪酬分配、晉升、評優等相結合。
(4分) |
查看科室獎金分配方案。考評結果未結合薪酬、晉升評優等,每項扣2分。 |
護
理
服
務
(88)
|
九、病房管理有序、公示并落實服務項目(6分) |
|
1、病房環境安靜、整潔、安全、有序。(1分) |
病房環境嘈雜、床單位凌亂,不得分。 |
2、根據衛生部有關規定、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細化分級護理標準、服務內涵和服務項目,在病房醒目位置公示并遵照落實。(2分) |
未公示扣2分;未根據專科實際情況細化分級護理標準,扣1分。 |
3、患者的護理級別與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3分) |
抽查病區2個病人,級別與病情不相符的,每例扣2分。 |
十、護士配備合理(6分) |
|
1、依據護理工作量和患者病情配置護士,保證護理質量。(3分) |
查高峰段、薄弱段排班,沒實行計劃、彈性及按需排班,每項扣1分。 |
2、每名責任護士平均負責患者數量不超過8個。(3分) |
責任護士平均負責患者數量>8個,扣1分;>10個,扣2分;>15個,不得分。 |
十一、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20分) |
|
1、改變功能制護理模式,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責任護士履行基礎護理、心理護理、病情觀察、治療和健康指導等工作職責,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
服務。按照《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要求,中醫醫院和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的中醫病房臨床護理服務體現中醫藥特殊優勢,開展辯證施護和中醫特色專科護
理、配合醫師積極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提高中醫護理水平。(10分) |
抽查護士及患者。模式不正確,不得分;護理各項工作落實不到位,每項扣3分。 |
2、生活護理不依賴家屬陪護或自聘護工。(5分) |
抽問患者及護工。生活護理仍有賴護工或家屬的,不得分。 |
3、每個責任護士均負責一定數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對其負責。(5分) |
查排班、問患者。責任護士沒有相對固定,不得分。 |
十二、護患關系和諧(16分) |
|
1、責任護士熟悉自己負責患者的病情、觀察重點、治療要點、飲食和營養狀況、身體自理能力等情況,并及時與醫師溝通。(8分) |
(1)抽問1-2名護士,對所管患者病情、治療等不熟悉,每項扣2分。 |
2、患者知曉自己的責任護士,并對護理服務有評價。
(5分) |
抽問患者。患者不知曉責任護士,不得分;知曉責任護士但服務評價欠佳,扣3分。 |
3、定期進行滿意度調查,有統計比較,有持續改進的措施。(3分) |
不符合要求,缺一項扣1分。 |
十三、合理實施排班(15分) |
|
1、兼顧臨床需要和護士意愿、合理調整排班方式、減少交接班次數。(5分) |
查護士排班表,交接班次數頻密,未兼顧臨床需要和護士意愿的,每項扣2分。 |
2、排班應有利于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全程、連續、有效的責任制整體護理。(5分) |
護士排班未體現整體護理,仍有功能制崗位,不得分。 |
3、根據患者病情、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等要素,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體現能級對應。(5分) |
抽查護士排班表,人員分工不合理、搭配不合理,每項扣2分。 |
十四、簡化護理書寫(10分) |
|
1、嚴格按衛生部對護理文書相關要求規范、簡化書寫。(5分) |
抽查3份護理病歷,護理文書書寫未規范、簡化,每份病歷扣2分。 |
2、實時記錄,記錄內容與病人情況相符,能體現重點觀察項目及主要護理措施。(5分) |
未體現實時記錄,記錄內容無內涵,每項扣2分。 |
十五、堅持預防為主,保障病人安全(10分) |
|
1、建立有明確的患者醫療護理安全目標制度(如查對、用藥、危急值、不良事件報告等十大目標。4分) |
未建立各類目標制度,缺一類扣1分。 |
2、根據各項目標組織培訓,嚴格實施各項安全目標制度。(6分) |
抽查三項安全制度,每項2分;
|
十六、護工使用情況(5分) |
|
1、建立完善的護工管理制度,嚴格限定崗位職責,不得從事護理技術工作(3分) |
查看護工管理資料,未規定職責范圍或職責不明確,扣2分。 |
2、護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協助護士從事非技術性護理工作(2分) |
查培訓記錄。未經專業培訓,不得分;培訓內容過于簡單,扣1分。 |
★如醫院無護理員,此項目直接得5分。 |
檢查中發現有護工從事護理技術工作,扣5分。 |
保
障
措
施
(24分)
|
十七、落實《護士條例》,改善護士工作條件和待遇(15分) |
|
1、按《護士條例》規定,護士持證上崗。(5分) |
現場檢查當班護士的執業證書。缺一份即為0分。 |
2、充實臨床一線護士數量,穩定臨床一線護士隊伍。臨床護士占全院護士比例≥95%.(5分) |
查看人事部門提供的資料,<95%扣2分;<90%扣4分;<85%,不得分. |
3、提高一線護士福利待遇,實行同工同酬。(5分) |
查財務部門相關資料,沒有實現全院護士同工同酬,不得分。 |
十八、完善支持保障系統(9分) |
|
1、建立健全支持保障系統,形成全院工作服務于臨床的格局(4分) |
聽匯報,看現場,未建立支持系統(輸送中心、藥物配置中心等),不得分。 |
2、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病房護士從事非護理工作,為患者提供直接護理服務(5) |
現場查看醫院信息系統、送藥系統及醫囑系統的運行情況。各系統落實不到位,每項扣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