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的護理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PICC是一種經過外周靜脈插入到肢體中心靜脈的高新導管護理技術,它主要適應于缺乏外周靜脈通道,需要反復輸入刺激性藥物(如化療藥)或高滲粘稠的液體
(如TNP),以及需要使用壓力泵或加壓輸液、反復輸入血液制品、每日多次采血、需要長期輸液治療的患者,為危重、搶救、長期需要輸液、腫瘤化療病人等提
供了一條 便捷、安全、無痛性靜脈通路,一般可長期留置體內達3個月以上。
此項操作簡單易行,護理人員可獨立完成整個過程;使用安全,極少引起并發癥,避免了血胸、血氣胸等深靜脈穿刺相關的嚴重并發癥,經長期驗證,感染和血栓的發生率極低;留置時間長,護理簡便,患者痛苦少,平時只需注意定期常規消毒和正壓肝素封管。
其操作步驟如下:
1.選擇血管在病人上臂中段扎止血帶,選擇穿刺靜脈。通常選擇較粗大較直的血管,盡量避開靜脈瓣。
2.測量距離
www.qhzkw.net
A、體位:仰臥位,擬穿刺上肢外展90度。
B、測量:自穿刺點至同側胸鎖關節,自胸鎖關節至同側第三肋間,兩者之和為大致進管長度。
3.穿刺靜脈
應用PICC管自帶的穿刺針穿刺靜脈,確認針孔全部進入血管后固定針頭。
4.放置導管:
A、左手固定針頭、右手向內送管。
B、導管進入第一測量長度前,讓病人頭部轉向穿刺上肢方向并盡量靠近鎖骨。
C、繼續送管直至預定長度。
D、退出穿刺針,旋開止血帽。連接充滿鹽水的注射器,沖洗導管。
5.抽吸和沖洗:
A、連接好充好鹽水的注射器。
B、抽吸至回血并沖洗以保證流通性能。
6.修正導管長度:
A、將導管長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正,體外保留約1.5cm。記錄導管實際長度。
B、用手術刀或無菌剪刀,按預定長度減斷導管。
7.連接輸液系統及固定導管:
A、在預定長度減斷導管后,用固定接頭連接輸液系統及導管。
B、用專業固定器固定導管,并將其與皮膚固定。
C、用無菌敷料掩蔽穿刺點,穿刺區域用彈力繃帶包扎24小時。
8.封閉導管:
A、連接好肝素鹽水的注射液。
B、向導管內注射肝素鹽水,充滿導管后,用三通或肝素帽正壓封閉導管。
PICC的臨床最大優勢在與可規避傳統中心靜脈穿刺的風險,延長導管置留時間,減輕病人痛苦。另外,由于它的應用,也大大節省了護士的治療時間,為 病人和護理人員提供多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