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導管的日常維護的護理
PICC 是近年來發(fā)展的一種由外周至中心靜脈置管術。該技術選擇外周靜脈貴要靜脈、頭靜脈、肘正中靜脈作為插入點,導管尖端達到上腔靜脈。因其創(chuàng)傷少,并發(fā)癥少,無生命危險且靜脈穿刺成功率高等優(yōu)點而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
日常護理
一:敷料更換
1:洗手,戴口包
2:評估病人的穿刺部位
3:備齊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對床號和姓名
4:暴露導管穿刺部位,在手臂下墊一次性治療巾,自下而上去除敷料,注意切忌將導管引出體外
5:用快速消毒液消毒手
6:備無菌透明敷料、無菌免縫膠帶、20ml注射器、頭皮針、肝素鎖及無菌紗塊
7:將適量酒精、碘伏分別倒入治療碗內
8:戴無菌手套
9:抽吸生理鹽水20ml與頭皮針連接,并排氣
10:用酒精棉球消毒距穿刺點1cm以外皮膚,第一個棉球順時針消毒,第二個棉球逆時針消毒,第三個和第四個棉球分別消毒體外導管、連接器及肝素鎖,第五個棉球再順時針消毒
11: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方法及范圍同酒精消毒,待干
12:用無菌紗塊襯墊取下原有肝素鎖,酒精消毒連接器
13:更換肝素鎖,并用脈沖方法(沖一下停一下)沖洗導管
14:將體外導管放置呈S型彎曲,用免縫膠帶第一條固定連接器后覆蓋透明敷料,第二條自連接器下向上蝶形交叉固定在透明敷料上,第三條覆蓋在第一條與透明敷料接壤處,第四條橫行固定在連接器的延長管上,第五條固定在肝素鎖上
15:在免縫膠帶或透明敷料、治療卡上注明換藥者姓名、日期和時間
16:妥善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17:洗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