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導管技術介紹
來源: 作者:
PICC是指經外周靜脈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它用于5天以上的中、長期靜脈治療和靜脈注射高滲性、有刺激性的藥物,最長可留置一年。
治療間歇期只需每7天維護一次。
平臥位,手臂外展呈90度角。
血管選擇(1)貴要靜脈:直、短、靜脈瓣較少。因90%的PICC放置于貴要靜脈,是首先考慮的穿刺靜脈。
(2)長度的測量與估計: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到左胸鎖關節再向下至第三肋間隙。
穿刺點定位:在肘窩下2橫指、貴要靜脈處進針。
用絡和碘消毒肝素帽,防止其老化,影響壽命。
封管時,應先用10ml 0.9%NS沖管,把管內藥液充分沖洗干凈,再用肝素鹽水封管,然后關上小卡子,再把管子稍加固定,就行。
提倡使用無菌透明敷料貼覆蓋穿刺口,對于出汗較多的病人,可以選用一塊無菌小紗布覆蓋穿刺口,再用透明敷料貼,可更好的預防感染。
PICC禁忌癥
1)已知或懷疑與插管相關的感染,菌血癥或敗血癥的患者;
2)病人身體條件不能承受插管;
3)已知或懷疑病人對導管成分過敏者;
4)既往在預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療、靜脈血栓形成史、外傷史或血管外科手術史;
5)凝血功能障礙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者慎用。
術后注意要點
(1)置管后注意觀察穿刺點是否出血,若出血量較多,應加壓包扎止血,出血停止后換藥。
(2)置管后常規24h內換藥1次,然后隔日換藥1次。保持局部干燥,若穿刺點敷料潮濕立即換藥。
(3)囑患者注意勿使穿刺側過度彎曲。穿衣服時,應先穿置管側上肢衣服,脫衣服時,先脫沒有置管側上肢衣服。鍛煉身體時,置管側上肢切勿劇烈運動,勿過度彎曲、伸展,以免導管滑脫。
(4)PICC導管不能用于抽血。
(5)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容易感染,應加強觀察、護理、換藥。
(6)普通給藥后用肝素12500U+0.9%NS100ml配制的封管液10ml沖洗導管內徑,沖洗時為脈沖式,勿用暴力。
(7)術后常規進行胸透,以了解導管末端的位置。
(8)記錄導管置入長度,穿刺過程,固定狀況及X線檢查結果。置管后每天注意觀察體溫變化及穿刺部位有無滲血、紅腫、疼痛等情況,并做好記錄。拔管時記錄拔管日期及原因、拔管后穿刺部位有無異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