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法醫、護、患正確位置與器械傳遞
護士接待患者就診后,囑患者坐到綜合治療椅上,調至仰臥位,頭部位置舒適,全身放松。當醫師的頭部和眼睛正確向前傾斜時,患者口腔部應在醫師眼睛的正
下方,患者的上頜合面平行于醫師的身體,下頜合面與醫師面部相對,頭部與心臟平位,下肢完全放松,脊柱畸形患者,肩下可墊小墊以支撐頭肩。女性患者應將長
發束起,避免散開滑落到扶靠手邊緣,污染器械并妨礙醫師工作,對于兒童、老年體弱者,護士應協助其處于舒適體位。
醫師之間離護士最近處。術者、助手及設備與患者間的位置關系可分為四個活動區用時鐘的字碼表示:
術者區:7—12點,一般為11點處。術者在右下后牙區工作時,多選用7—9 點位置,在前牙區工作時,多選用12點工作位。術者區也是患者到達和離開椅位的通道靜態區:12—2點間,此處可放活動柜。
助手區:2—4點間,助手通常保持在3點的位置。
傳遞區:4—7點間,最靠近患者口腔部位是醫師和護士傳遞材料和器械的地方。遠離患者面部而仍然在傳遞區內的空間,是安放牙科設備最適宜的位置。
器械傳遞要求:
應用標準的平行傳遞法,即在患者的頜下和上胸之間,肘部平行將器械傳遞于醫師手中,交換器械時,被傳遞的器械應平行于醫師手中的器械。
護士用左手傳遞器械,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遞送新的器械,以無名指和小指接過的器械,交換時不發生碰撞。
傳遞過程中,護士右手可同時用吸引器吸走唾液、水和碎屑或做其它工作。
禁止在患者頭面上部傳遞器械。
吸引器放置規則:護士左手握持吸引器,放置的位置既要便于口腔內吸引,又不影響醫師的視線和口腔內器械操作,吸引時應注意:
掌握口腔內各不同部位治療時吸引器放置的位置和操作要領,如左下后牙區先放好吸引器,再用手機,吸引器頭放在近牙齒處,吸引器的開口平行于牙的頰或舌面,其邊緣與牙合面平齊。操作時動作輕柔,既能保持牽拉軟組織,又使患者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