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翻身時,若病人身上帶有多種導管,應將導管先安置妥當,翻身后檢查各導管不可扭曲,保持導管暢通。
(4)
為手術病人翻身時,應先檢查敷料是否脫落或有無分泌物,如分泌物浸濕敷料,應先更換,再行翻身。顱腦手術后,如頭部翻動過劇可引起腦組織移位,形成腦疝,
壓迫腦干而致突然死亡,故頭部只能臥于健側或平臥。頸椎和顱骨牽引的病人在翻身時不可放松牽引。石膏固定或傷口較大的病人翻身后應注意將受傷處放于適當位
置,防止受壓。
6.褥瘡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預防? ?
褥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和營養不良而導致的組織潰爛壞死。褥瘡也稱為壓力性潰瘍。
形成原因:
(1)長期臥床,經久不改變體位,使局部組織受壓,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而發生組織營養不良。
(2)皮膚經常受潮濕、摩擦等物理性刺激,使皮膚抵抗力降低。
(3)使用石膏繃帶、夾板時,襯墊不當,松緊不適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環不良。
(4)全身營養缺乏。
預防:
(1)避免局部長期受壓。經常更換體位,按時翻身,一般2~3h翻身1次,建立床頭翻身記錄卡。翻身時避免拖、拉、推動作,以防擦破皮膚。
(2)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床鋪要保持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
(3)增進局部血液循環。及時檢查受壓部位,經常用溫水擦澡,按摩受壓部位,以促進血液循環。
(4)增加營養的攝入。根據病情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膳食,鼓勵病人多進食水,不能自理者應及時補充營養,以增強抵抗力和組織修復能力。
7.晨間、晚問護理的內容有哪些?
晨間護理內容:
(1)協助病人排便、漱口(口腔護理)、洗臉、洗手、梳頭、翻身、檢查皮膚受壓情況,擦洗背部后用50%乙醇按摩骨突處。
(2)整理床鋪,必要時更換衣服和床單。
(3)觀察病情,進行心理護理和衛生宣教。
(4)整理病床單元,酌情開窗通風。
晚間護理內容:
(1)協助病人漱口(口腔護理),洗臉、洗手、洗臀部,用熱水泡腳,女病人應清洗會陰。進行預防褥瘡的護理,并整理床鋪。
(2)
幫助病人入睡。睡眠是大腦皮質抑制的過程,充足的睡眠能解除身體的疲乏,促進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病人入睡困難或睡眠時間短,或易醒多夢,都可影響疾病的
痊愈。由于疾病造成的痛苦和焦慮不安,以及外界的各種因素干擾,都會影響病人睡眠。為了幫助病人入睡,應為病人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注意調節室溫和光
線,室內通風換氣后可酌情關門窗。也可幫助病人改換臥位,或給予少量熱飲料等辦法,促使病人入睡。
8.飲食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不同病情的需要,飲食可分為基本飲食、治療飲食和試驗飲食3大類。
(1) 基本飲食:
①普通飲食:適用于病情較輕、無消化道疾病或身體處于恢復期者,不必限制飲食;
②軟質飲食:適用于消化不良、低熱、咀嚼不便、老、幼、恢復期階段;
③半流質飲食:適用于發熱、體弱、消化道及口腔疾病、咀嚼不便;
④流質飲食:適用于病情較重、高熱、吞咽困難、口腔和消化道疾病者。
(2)治療飲食:
①高熱量飲食:適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高熱、燒傷、產后、肝炎、膽道疾病;
②高蛋白飲食:適用于長期消耗性疾病,嚴重貧血、燒傷、腎病綜合征、大手術后、癌癥晚期;
③低蛋白飲食:適用于急性腎炎、尿毒癥、肝性昏迷;
④低脂肪飲食:適用于肝膽疾病、高脂血癥、動脈硬化、肥胖癥及腹瀉;
⑤低鹽飲食:適用于心臟病,急、慢性腎炎,肝硬化腹水,重度高血壓。
(3)試驗飲食:
①潛血試驗飲食:診斷胃腸道有無出血,可作大便潛血試驗;
②膽囊造影飲食:高脂肪餐,膽囊造影時進餐油煎雞蛋;
③忌碘飲食:適用于甲狀腺碘測定、碘治療,檢查或治療前1個月忌食海帶、紫菜、包心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
9.做大便隱血試驗前3天的飲食禁忌是什么?
隱血試驗是協助診斷有無消化道出血的一項檢查,因此,應囑病人在檢驗前3天內禁食肉類、肝臟、動物血、綠葉蔬菜、含鐵豐富的食物和藥物,以免出現假陽性反應。可進食牛奶、豆制品、白菜、土豆、冬瓜、粉絲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