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使用的無菌操作流程:
01. 核對醫囑。醫囑中必須包括置管后的胸部X線檢查。
02. 向病人解釋操作過程,取得病人的同意。
03. 測量并記錄上臂周長。
04. 使用止血帶找出最適合穿刺的靜脈。
成人:PICC導管通常插入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或頭靜脈。
兒童:PICC導管通常插入貴要靜脈、頭靜脈、頭皮靜脈或隱靜脈。要根據小兒的體型和發育程度選擇最合適的靜脈。
05. 解開止血帶。
06. 測量病人插管部位到上腔靜脈的長度,以確保導管放置后,尖端位于上腔靜脈內。
成人:將上肢從軀干部向外展大約45到90度角。從穿刺部位開始,沿著準備通過導管的靜脈測量距離。導管尖端最終應位于上腔靜脈遠離右心房的外1/3處,并與上腔靜脈壁平行。
兒童:從穿刺部位開始,沿著準備通過導管的靜脈測量距離。導管尖端最終應位于上腔靜脈遠離右心房的外1/3處,并與上腔靜脈壁平行。當通過隱靜脈穿刺時,導管尖端最終應位于下腔靜脈遠離右心房的外1/3處,并與下腔靜脈壁平行。
07.使病人處于最佳穿刺體位。
成人:使病人盡可能處于最利于穿刺的體位。將上肢從軀干部向外展大約45到90度角。
兒童:使病人盡可能處于最利于穿刺的體位。
08. 執行外科操作清潔程序。穿保護衣(口罩、護目鏡、潔凈外衣、潔凈手套、帽子)。
09.消毒穿刺部位。
10.在穿刺部位皮下注射局麻藥品,形成皮丘。
11. 準備好所有穿刺物品。注射器內吸滿無菌生理鹽水。如果使用雙腔導管,將近端導管內充滿生理鹽水并蓋上肝素帽,遠端導管內充滿生理鹽水。如果使用單腔導管,將導管腔內充滿生理鹽水。去除導管尖端的保護套,將導管放置在無菌區域。
12.再次使用止血帶使穿刺靜脈充血,并戴上無菌手套。
13.鋪巾。
14.使用帶有可撕裂鞘的穿刺針進行穿刺。見回血后,將穿刺針和可撕裂鞘一起向前送,直到可撕裂鞘很好地處于血管內。
15.松開止血帶。
16.保持可撕裂鞘位置固定,并移去穿刺針。
警告:穿刺針拔出后不要再次放回鞘內,以免切斷鞘管造成栓塞。
17.檢查血流搏動情況以防誤穿刺入動脈。
注意:暴露在空氣中的血液顏色并不能作為穿刺進入靜脈的最可靠依據。
18.拿住導管外無菌保護套的遠端向回拉,暴露導管尖端,沿可撕裂鞘送入導管。當導管向前送入血管內時,無菌保護套會從導管上脫開。
19. 當導管尖端大約到達預定部位時,讓病人擺正體位,以降低導管尖端誤入頸內靜脈的可能性。
成人:讓病人把頭轉向插管的上肢方向,并將下顎貼在肩部。
兒童:正確指導病人。
如果置管過程中遇到阻力,重新置管和/或在置管時緩慢沖洗。
20. 在到達預定的插管長度之前5厘米處,停止插管。
21. 向回拔可撕裂鞘,直到鞘完全離開病人。
22. 拿住可撕裂鞘的兩個側翼,將鞘完全撕開。
23. 將導管推送到預定位置。
24. 檢查導管位置:注射器接到PICC導管尾端輸液接口并向回抽吸,直到可以看見血液。對于雙腔導管而言,應打開近端腔的肝素帽并根據導管大小抽取血液。
25. 用足夠量的生理鹽水沖洗管腔以保證沒有殘留血液。
26.把延長管連接到合適的路厄氏接頭管路上。不使用的管腔用肝素帽封好。
警告:該產品提供有止水夾,有可能被小孩或意識不清醒的成人拿去并誤吸入氣管。因此,術者在不使用止水夾時應將其拿走。止水夾在延長管上,用于更換肝素帽或不輸液時閉塞管腔。
注意:為防止過高的壓力損害延長管,在通過管腔輸液之間應打開止水夾。
27. 根據醫院/急診操作規程清理穿刺點。
28. 固定導管,可以使用導管夾、固定夾和膠貼。穿刺點加蓋一塊小紗布后(加壓),用透明貼膜或類似敷料包扎。
29. 向病人肩部方向盤繞好留在體外的導管。
30. 在PICC標簽上填寫相關信息。
31. 做胸部X線檢查以確認導管位置。正確的導管尖端位置:
上肢貼在體側時:導管尖端應位于上腔靜脈內,第二肋間隙水平;
上肢外展90度時:導管尖端應位于上腔靜脈內,第三肋間隙水平;
注意:導管尖端不要放入右心房內。如果導管尖端位置不正確,請重新放置。
32. 在病程記錄內記錄置管過程。
33. 使用導管管身的厘米刻度再次確認導管尖端的位置。
插管后肝素封管:
01.可以使用各種不同濃度的肝素溶液。肝素的使用量和沖洗導管的頻率應根據醫生的喜好、醫院/急診的規定和病人情況決定。一般可以使用濃度為100單位/毫升的肝素生理鹽水溶液。
02.肝素溶液的量應等于或略多于所封管腔的容積。導管管腔的容量印在產品的包裝上。對于BD4Fr和ARROW 4Fr導管而言,建議使用1毫升。
03.具體流程參見《導管的護理》相關內容。
導管拔除程序:
01. 向病人解釋操作過程。
02. 讓病人處于較舒適的體位(臥位或坐位),插管的上肢從軀干部向外展45到90度角。
03. 在插管的上臂放置一條止血帶,以便應付導管斷裂的情況。
04. 去除敷料。注意:為避免損傷導管,不要使用剪刀去除敷料。
05. 將導管從固定膠貼上取下。
06. 沿與皮膚平行的方向慢慢拔出導管。注意:為避免導管斷裂,拔管遇到阻力時不要使用暴力。遇到阻力時,可在局部熱敷20-30分鐘,再沿平行皮膚的方向慢慢拔出導管。如果仍有阻力,進行X線檢查并通知醫生。
07. 在丟棄導管前,要測量和觀察導管長度,以確定導管全部都被拔出了。
08. 覆蓋穿刺點。
09. 在病人的病歷上記錄導管拔除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