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止濫用對造血系統有損害的藥物。必須用藥者應定期檢查血象。
(2)對長期接觸毒害骨髓功能的化學、物理因素者,要嚴格執行勞動防護措施,定期作預防性檢查。
(3)
對本病病人應加強疾病教育及如何預防感染和出血的知識宣教,并告知某些化學藥物只要接觸的劑量較大,任何人均能發生骨髓再生障礙。而某些藥物及化學物質,
某些人即使接觸到一般治療劑量,也可引起骨髓再生障礙,因此決不可濫用對造血系統有害的藥物,如氯霉素、合霉素、抗風濕藥、磺胺類藥等。
59.口服鐵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鐵鹽以Fe2+形式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吸收,進入血循環后,Fe2+被氧化為Fe3+,再與轉鐵蛋白合成血漿鐵,轉運到肝、脾、骨髓等貯鐵組織中去,與這些組織中的去鐵鐵蛋白結合成鐵蛋白而貯存。口服時應注意:
(1)鐵劑對胃腸道黏膜有刺激性,可致惡心、嘔吐、上腹痛等,飯后服可減少胃腸道反應。
(2)鐵與腸道內硫化氫結合,生成硫化鐵,使硫化氫減少,減少了對腸蠕動的刺激作用,可致便秘,并排黑便,須預先對病人講清,以免緊張、顧慮。
(3)大量口服可致急性中毒,出現胃腸道出血、壞死,嚴重時可引起休克。應遵醫囑,嚴格控制劑量。
(4)
稀鹽酸可促進Fe3+轉變為Fe2+,有助于鐵劑吸收,對胃酸缺乏者尤為適用;維生素C為還原性物質,能防止Fe2+氧化而利于吸收;含鈣、磷酸鹽類、含
鞣酸藥物、抗酸藥和濃茶均可使鐵鹽沉淀,妨礙其吸收;鐵劑與四環素類可形成絡合物,互相妨礙吸收。用藥應注意配伍禁忌,飲食上應多方注意。
60.腎臟疾病護理常規有哪些?
(1)按內科一般護理常規。
(2)每日記錄液體出入量,如有高血壓、心功能不全和水腫者應限制水分攝入,每日入水量應控制在前一天的排出量(尿、嘔吐物、大便等)+500ml左右。
i
(3)測體重,有水腫者每周測2次,水腫明顯或使用利尿劑者每日測量。
(4)測血壓,必要時每日測量或按醫囑執行。
(5)
加強飲食管理,腎病綜合征、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癥病人給予高蛋白飲食。有氮質血癥者應予高熱量,并限制蛋白質攝入(按醫囑執行),可采用蛋、乳類及瘦肉
等優質蛋白,忌食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烤麩等。如有高血壓、腎功能不全和水腫者,應予低鹽或無鹽飲食。少尿、無尿病人應限制高鉀食物,如柑
橘、香蕉、西瓜等水果。高磷血癥者應限制含磷多的蛋白質攝入。
(6)按不同的送檢項目,采用不同的方式留尿標本,如晨尿、清潔中段
尿、1h尿、3h尿、12h尿或24h尿等,并按送檢要求進行相應處理。如留24h尿標本,應按送檢項目的要求加入相應適量防腐劑;如行尿紅細胞形態學檢
查,應留新鮮尿。容器宜加蓋。應將留尿方法和注意事項在前一天告知病人并囑及時送檢。
(7)慢性腎臟疾病的病人,應注意保護肢體靜脈,特別是上肢靜脈,以備將來行血液透析用。透析病人按血液或腹膜透析常規護理。
(8)注意皮膚、口腔及女性病人的外陰護理,避免受涼、感冒和接觸病毒感染。
61.尿毒癥的臨床表現與護理要點是什么?
【臨床表現】
(1)神經系統表現:行為的改變、記憶功能不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紊亂、神經肌肉興奮增強、周圍神經病變、精神病、驚厥、昏迷、頭痛、興奮增強、靜坐不能。
(2)胃腸表現:厭食、味覺障礙、惡心嘔吐、腹瀉、便秘、消化道出血、呃逆、胃炎、腮腺炎。
(3)心血管表現: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腹水、水腫、胸水、心律不齊、心包炎、心臟傳導異常、心肥大。
(4)肺部表現:浸潤、胸膜炎、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咳嗽、咯血、異常呼吸、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
(5)皮膚表現:干燥、瘙癢、結節性癢疹、霜。
(6)血液學表現:貧血、血小板功能障礙。
(7)肌肉骨骼表現:骨病(纖維性骨炎、骨淀粉樣變)、關節痛、關節病、近端肌病、關節周圍和其他軟組織鈣化、腕管綜合征。
(8)液體和電解質紊亂:高血鉀癥、低鈉血癥、代謝性酸中毒、高鎂血癥、低和(或)高鈣血癥。
(9)內分泌障礙:性功能不全、兒童生長延遲、高催乳素血癥、胰島素抵抗和(或)敏感、高和(或)低血糖。
【護理要點】
(1)按腎病護理常規護理。
(2)尿毒癥后期病人由于貧血、心力衰竭、電解質紊亂、腎性骨營養不良等導致體力虛弱,情緒悲觀,凡事依賴并易激怒,應做好心理護理,給病人以安全感和可信賴感,幫助其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
(3)病情觀察:觀察意識改變,如嗜睡、譫語、昏迷;觀察有無酸中毒深呼吸;注意嘔吐物和大便的顏色、性質及有無消化道出血;注意有無脫水或水腫,有無電解質紊亂和低血鉀、高血鉀等臨床表現;還應觀察貧血、出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