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永恒 追求卓越
“為人民服務”這句名言早已深深的銘刻在了每個人的心間。今天,我們享受著優質服務帶給我們的舒適與安心。同時,作為服務者,我們更是以同樣的真情奉獻于他人。這是我們所享有的權利更是我們應盡的神圣義務。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維權意識也有了深深的變革,對所享有權利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總是在用新的目標審視著服
務者。那種滯后的服務模式終將淹沒在時代發展的大潮里。同時,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也在不斷的思考著:在目前這種嚴酷的市場競爭的大趨勢前,我們生存和發
展的基石是什么?我們發展的方向和立足點在哪里?從哪里著手?服務對象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和高質量的服務呢?
為了適應改革和時代發展的節拍,為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不斷的更新著服務理念,變換著服務模式,不斷的給自己提出更高層次的服
務目標。“五心”“四勤”“服務公約”“規范化服務”都是醫務工作者高度總結的精辟之詞。“以質量求生存”更是已成為不變的警世緘言。作為醫務工作者,首
先要嚴把服務質量關,一切從病人出發,“想病人未曾想到之事”每一步都走在病人考慮之前,這才是我們服務的升華。
我們以一顆顆慈愛之心,默默無私的奉獻給了病人,用行動譜寫下了一曲曲動人的旋律。
在人們固有的思考模式中,都認為服務行業,只要態度好,具有積極主動性就夠了,然而,來到了窗口單位以后才了解到,做起來是異乎尋常之
難。因為,稍有不慎,我們的言語就會觸動他們憂郁而敏感的神經,招來刺耳的話語。多少次,我們咽下委屈的淚水,心情如潮水一般不能平靜。但是,又一次次的
勸說自己,他們是患者,他們因疾病困擾而情緒不穩定,我們應同情和理解他們。我們的角色注定了醫患之間的不平等性,用平和的心態學會關心和理解他人才標志
著我們的成熟。
多少次,我們穿梭在樓宇之間,為病人送檢標本,為了不延誤他們的診治,總是在第一時間內為病人發放檢驗報告。因為,高效、快捷同樣是醫務人員所應具備的素質。
多少次,當我們出現在幼童、孤老、肢殘患者的面前,向他們伸出仁愛之手,從他們熱切而感激的目光中,我讀懂了這份工作的價值與意義。聞聽他們發自肺腑的感激之詞,更是了解了我們服務的真諦。
當我們用辛勞和努力,用汗水和真情換來病人對我們的理解和認可之時,我們欣慰的感到,我們的付出終于有了收獲。在全院的滿意度調查中,門診部多次受到了患者的表揚,并獲得了極高的滿意率。
眾所周知,門診部的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特別是目前,門診體檢工作也正處在緊鑼密鼓之中,工作量更是艱巨繁重,即便如此,領導對我
們的要求仍是毫不松懈。主任,護士長時時告誡我們,門診部是病員同志們來到我院的第一站,我們一定要站好這第一班崗。作為門診部護士的領軍人,作為盡職盡
責的**員,董主任、彭護士長、劉書記等幾位領導對自己更是高標準、嚴要求。
然而,就在這個多雨的時節里,彭護士長生活的天空里也同樣布滿了黑云與陰靂。她的兒子高考在即,就在這個嚴峻的時刻,護士長的愛人患重
癥住進了醫院。可是,在繁忙的工作面前,她卻依然未對自己放松要求,全身心的投入在服務戰線的最前沿而點滴都未流露出來,她瞞住了我們這些與之共患難的姐
妹,一人默默的承擔著這一切。就這樣,沒有我們的鮮花與祝愿,護士長的愛人在病情穩定之后悄聲無息的出院了。當所有的護士了解到實情,聯想到她重病的丈
夫,面臨高考的兒子,以及繁重的工作與家務后,內心都充滿著深深的感動。感動于她的用心良苦,感動于她仍在工作中以身作則,絕不敷衍行事的敬業精神。更感
動與她以何等的耐心與毅力用她那瘦消的臂膀擔負起工作生活這兩份不輕的壓力。
為了秉承服務至上的精神,門診掛號室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多的便利,除每日接診大量的患者之外,同時還管理著大廳的便民服務部和咨詢臺。另外,還要
發放大量的檢驗報告。最為繁重的工作就是管理著數以萬計的門診病歷,不但要每日發放,同時還要到各科收集、整理、粘貼并按號分置。雖然,我們人員緊,任務
重,但是每個人都還是以飽滿的精神熱忱的向每位患者提供著周到、完善的服務。掛號室為了方便患者就醫,要求每日提前半小時到崗,家住十余里外的任蘭英、張
桂芬兩位老同志數十年如一日,從無遲到早退現象,這些老同志用她們的實際行動深深的感染并激勵著我們。正是有了這些無私的奉獻者,正是有了這些優秀的共產
黨員那堅實的臂膀,我們才牢牢的扛起了優質服務這面容光之旗。
站在這里,我們無愧于我們的付出,無愧于我們的收獲。回首過去,雖然,道路是不平坦的,但也鋪灑著陽光和鮮花。相信,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的步
履將會更加堅毅。在黨的召喚下,我們的意志將會更加堅定。在經歷了這種種的苦澀與甘甜后,所有的情感都融于一句話,“我任勞――心甘,我付出――無怨"為
走過的昨天,更為美好而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