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醫院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醫院長出了一株“情”樹,無聲無息卻情深意長。六月的一天,經史曉群教授的指點,醫院的員工們發現了情樹上結滿了五顏六色的果實,有熱情、激情、溫情、真情、情境、情景、情感、友情、移情、情結、情愫……
大家都感到好奇,爭相采下果實品嘗,有人嘗了熱情的果實說,熱情是溫的,吃在嘴里,甜到心里,滲透到全身的每一個細胞。
有人說,真情的果實能解渴,是啊,在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渴望能得到一份真情。
有人說,情攜帶著溫度,能袪寒,有人試著給病人送上了溫情,病人病痛減輕、焦慮全無,人們說情很神奇。
有人說,情操是情的最高境界,它能達到一種內不昧心、外不拜物的超物脫俗的內心體驗。品嘗到友情果實的同仁們傾刻間學會了寬容、理解與信任。吃到溫情果實的醫護人員上班時面帶微笑、處處對病人關心、體貼,主動提供服務,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感染著病人。
有人說,情是一粒種子,誰種下它,經營它,誰就會收獲更多的情,乃情能生情,此謂情感也是一種財富。
有
人說,需要獲得心理滿足是人之常情;上班時要有好心情;病人對治療、費用等不滿意時你要有理解之情;面對病人的不良診斷,你要移情,理解并幫助病人及家屬
走出絕望的心情,面對特殊病人考量你的情商能否恰當地表達情感;面對臨終病人遭遇病痛折磨的時候,你需要奉獻一份關心之情。
有人說,情與義是一對孿生兄弟,有情有義就會產生自家人效應,面對不講道理的人,你要準確表達你的感情,產生自家人效應,縮短心理距離。
有人說,每一面錦旗、每一封感謝信都滲透了感激之情、奉獻之情,記錄了一段不同尋常的感情。
有人說,情感是一種態度:對待同事要有友情;對待領導、老師要有尊敬之情;對待學習,你要有鍥而不舍的衷情;操作時模擬情境會使你有身臨其境的情感,學習效果會大幅提升。對待工作你必須充滿激情;可以想象沒有激情的工作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
有人說,情感的表達是需要載體的:一個溫馨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恰當的安慰、一個親切的稱呼、一份人格的尊重、一個及時的幫助、一次真誠的溝通……,當病人入院時的一聲問候、治療失敗時你的一聲道歉、病人與你合作時的謝聲、病人康復出院時的送聲。
人
們在紛紛議論這究竟是一顆怎樣神奇的“情”樹,“情”為何物?文學家作出了解釋:情是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愛、憎、哀、懼等心理狀態。職場人說情是一
種態度,工作需要激情,對服務對象要有感情,上班時要有穩定的情緒,情懷、情操、情愫是職業人生的境界,對待同事要有情有義,有所追求是情趣人生……
是
啊,當我們帶著滿腔熱情走上工作崗位時,都經歷過激情四射的工作狀態。一旦工作駕輕就熟,激情也往往隨之湮滅,一切似乎平平淡淡,昔日充滿創意的想法消失
了,無法找回曾經讓自己心跳的激情。有時,壓力也是我們失去激情的原因之一。競爭壓力、知識更新、工作標準方面的要求,以及一些日常的瑣事,無時無刻不在
禁錮我們的心靈。面對工作中產生的競爭與壓力,遭遇的困難與挫折,是否仍能保持持久的工作激情?我說能。
聽完史教授的講課《服務理念的導入》,我明白了情在點滴細微中,每個人都應該從現在做起,重新調整情感坐標:熱情服務、優質服務、將“情”導入工作流程中,滿足服務對象明確的和隱含的需求,提供超期望值的服務,做到來有迎聲、走有送聲、交流要有稱呼聲、打擾別人要有道歉聲、得到幫助要有謝聲……
我說,情由心生,沁入心脾,溢于言表。讓我們用責任承載能力,在工作中充滿激情,創造情滿醫院的氛圍,每個人的人生都會從“盡力而為”的平庸走向“全力以赴”的杰出。
時光荏苒,醫院內竟長滿了許多的情樹,其中有幾株最高的樹是情操、情懷、情愫。冬去春來,微風吹過,花香飄逸。聽說,聞到情樹氣息的人都變得年輕了,科室更加和諧了,病人滿意了、感動了。我情不自禁地摘下情的果實,把它串起來,做成糖葫蘆送給我的同事、朋友、家人來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