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在白衣天使的崗位上奔波已經匆匆十年。
回首來途,總有無奈與悲涼在腳窩里沉積,久久不能釋懷,而生命的主旋律永遠是那樣的奔放與開朗。因為我們手里始終緊緊握著提燈女神的那博愛的光芒。所以,無論何時,患者的感恩是我向前的動力;無論何時,生命的康復是我不變的向往。因為有愛,我的工作有了除微薄工資之外的價值。然而,就在今天,我遇到了平生從未有過的尷尬。
住在四床的是一位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的女性患者,每天,我們按照護理計劃有條不紊的護理病人,包括術后飲食,活動,休息,等等。當然,每天進病房都能得到患者一個感激的微笑。可是今天,陪床家屬換成了一位很像“村干部”的中年男子,大家都能猜出他是患者的愛人。
當我們去護理查房時,人家叫住我問:“你們一個月能掙一千塊錢嗎?”說實在的,我們婦幼院外科一直比不上其他科室效益好,科室住院病人少了,我們就會發不全工資。然而面對患者家屬的問題,我還是笑著說,“差不多吧!”
這個時候,他不屑一顧的哈哈大笑,“像你們工作這么麻煩費勁,還得三班倒,一天在病房嗖嗖跑個不停,才掙千數來塊,還不如我們當農民的呢!我坐在家里,一年光礦上就能分十萬八萬的,你們有什么意思呀!?啥時候能混個官當當?”
這幾句話,是我從業十年來,第一次遇到患者家屬如此草草的輕蔑的不屑一顧的評價醫療護理工作,一時間,我大中小“三腦”空空,竟無語應對呢!
我
們每個人自從參加工作,無論工資多少,都在不斷的努力。今年考執業證書,明年考職稱,還得參加繼續教育,自學考試,學習英語與微機,法律法規……不斷的學
習學習,每年醫院都有培訓和操作考試。還不斷到市里學習講座。真是“匆匆數年活的太累,埋頭學習不懂社會”啊!人家“先富起來的”的農民竟把我們看的一文
不值……
到患者出院時,家屬在護理部又開始囂張的問張醫生同樣“難聞”的問題,張醫生可比我機靈多了,他回答“我們是掙得不如你多,可是沒有我們,誰給您愛人做手術呀!”
小麗憋不住了,張嘴說:“我們都很窮,可是每人捐給災區500多元,你捐了多少?”
“我們村大隊里有錢,出了幾萬塊,我們不用出!” 他把愛心也用“富有”給優越了!
天使的尷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