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上天的故意安排,這個美國出生的孩子,將在自己父親的祖國,在隔離區內渡過了自己的十周歲生日。消息上報至院部,院領導高度重視,為患兒準備了豐盛的生日禮物,還別具匠心,為患兒準備了韓服。
這是久居美國的患兒周歲生日后第一次穿上自己民族的盛裝,相信這也將成為他終生難忘的日子,隨著音樂的響起,生日蠟燭的點燃,隔離區內七名醫療組為患兒齊聲唱起了生日祝福歌,親切的笑容、真誠的祝福溫暖著孩子的心田。
隨著咔嚓一聲快門聲響,尹明實主任用自己的相機記錄了這美好的瞬間,看著和自己孩子相仿年齡的患兒,情不自禁想到了自己的孩子,這個和我們同住一個隔離區朝夕共處的孩子又和自己的親人有什么不同呢?
來自隔離區的日記(三)
6月26日 天氣晴
今天,接到院領導的電話,征求我們的意見,是否更換下一批醫療小組接替我們的工作,院領導對我們的關心,我們深受感動,但大家卻異口同聲的要求,我們要留在隔離區繼續工作。
更換醫療人員,不但要重新熟悉隔離區的環境和業務,更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尹明實主任剛從外地回來就進入了隔離區,她毫無怨言,不顧旅途疲勞,帶領我們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感染科崔鶴松醫生是我們隔離區唯一的男同志,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工作在隔離病房了。張花子護師的女兒只有三歲,孩子每天都打來電話,一句“媽媽,我想你!”牽動了花子的心,感動的故事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感謝院領導的關心,我們要努力工作,堅持到最后,直至患兒康復出院。
來自隔離區的日記(四)
6月27日天氣晴
今天是隔離區治療小組重要的日子,因為負責消毒的護師田宇向隔離區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田宇是我們當中最年輕的成員,長期以來,她都對黨有著忠實的向往,進入隔離區后,當她看到老黨員都不怕臟、不怕累的工作作風,更加堅定了入黨的信心。
李旭護士長就是她學習的榜樣之一,她身先士卒,對患兒體貼入微,如何改善患兒由于時差原因而引起的睡眠問題;如何調節飲食以適應這個美國孩子的飲食習慣;如何讓孩子玩的開心,消除陌生環境的孤獨感,都是她每天用心想、用心去做的。
隔離區的每一位同志都以實際行動影響著田宇,大家在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幫助她,田宇也表現出了良好的思想覺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組織靠攏。我們都衷心的希望她能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黨員。
今天我們又一次被感動了,金院長和李書記及院領導班子成員一行上午來到了我們的隔離區治療組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家中,對家屬進行慰問。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今天是周六,孩子們都放假了,我們不能陪他們,但是院領導都為我們想到了,我們感動,更是感謝!
自進入隔離區以來,院領導多次打來電話囑咐我們吃好、休息好、保護好身體;來自醫務處、護理部、感染管理科、網絡管理處、醫用材料處、醫療設備處等職能部門的支持與關心也是無處不在、無微不至。
營養部王東鳳處長一直都堅持親自為我們送餐,而且餐餐不重樣。這讓我們不得不動之以情,我們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您們全力以赴的支持著我們的后勤保障,您們是光環背后默默付出的真英雄,我們向您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