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藥液配制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在臨床工作中,加藥配液是一項極其簡單的操作,但其中卻隱藏較多的安全隱患,特別是在基層醫院,工作環境相對較差,護理人員法律意識相對薄弱,如何保證加藥配液這一環節質量,在日常操作中應引起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
配制液體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1)粉塵微粒污染
粉塵微粒污染多來源于以下環節:配液加藥時鋸過的安瓿沒有消毒;折斷安瓿頸時需用紗布包裹,但因紗布纖維易存積粉塵微粒,隨著安瓿掰開的次數增多,積聚的粉塵微粒隨著力的震動可落入安瓿之中,造成藥液污染。同時割鋸劃痕越長,粉塵就越多,主要是來自砂輪磨擦造成。
(2)玻璃碎屑污染
常見于 10~20 ml大針劑,由于砂輪鋸的痕跡太淺,折斷安瓿頸時邊緣凹凸不平,玻璃碎屑脫落,導致藥液污染。
(3)膠塞顆粒污染
加藥時由于反復穿刺,同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多數護士喜歡采用大號針頭加藥,當針頭穿過瓶塞時,膠塞碎屑堵在針孔內,隨著推注藥液,膠塞碎屑即進入液體內造成污染。
(4)消毒液污染
有些瓶塞質量較差,打開鋁蓋時,瓶塞中間形成一凹陷,當消毒時消毒液殘留于凹陷內未干,加上瓶內負壓大,當針頭穿刺瓶塞時極易吸入消毒液造成污染。
(5)操作不規范,無菌觀念差
配制藥液時沒有嚴格執行正規操作,吸藥時藥液接觸到手或針梗,或加藥時不戴口罩、聊天、打噴嚏等,都是造成藥液污染的原因。
(6)安全意識差
有的護理人員存有僥幸心理,自認為一點污染無所謂,反正病人也用抗生素。
(7)超負荷工作
輸液量大,護理人員少,護士匆忙加藥,特別是粉針劑藥品未充分溶解即進入血管,沒有專人負責,難以保證藥液質量。
(8)監管不力
實習生配制藥液時,有的帶教老師認為加藥是一項簡單的操作,缺乏對實習生的監管。
(9)加藥環境差
治療室僅屬于相對潔凈,配置液體的環境受污染嚴重。治療室內**、物流密切,物體表面、地面或人體表面帶有的含菌塵土可隨通風、走動散布到空氣中,在此環境下配藥操作,必然會影響液體的質量,甚至導致液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