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中醫院護士崗位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各職能科、各學科、各科室:
實施崗位設置管理是公立醫院改革關于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任務要求。為加強護士隊伍科學管理,促進優質護理服務的持續深入推進,根據廣東省衛計委和廣東省中醫藥局關于印發《廣東省醫療機構護士(助產士)崗位管理指導意見》的通知(粵衛【2013】81號)文件要求,結合我院護理工作現狀,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重臨床、建模式、調機制”整體思路,在改革護理管理模式、護士工作模式、護理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從護理崗位設置、護士配備、績效考核、績效薪酬、職稱晉升、崗位培訓等六個方面完善護士崗位管理的制度框架,建立能夠調動護士積極性、激勵護士服務臨床一線、有利于護士職業生涯健康發展的制度安排,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優質、專業、人性化、滿意的護理服務。
二、工作目標
(一)建立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按崗取酬的科學管理機制,不斷完善護理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明確崗位職責、任職條件和聘用期限,逐步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實現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二)根據廣東省衛計委和廣東省中醫藥局關于印發《廣東省醫療機構護士(助產士)崗位管理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根據護士崗位需求、專業發展的人才結構和人才培養等要素,統籌學科建設,兼顧各類護理人員結構現狀,合理確定護理專業技術崗位的總量、結構比例和等級,并建立動態化管理機制,提高用人質量與用人效益。
(三)構建適合護理工作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規范崗前培訓、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在內的終身教育體系。以增強護理人員臨床綜合能力為導向,形成分級負責、逐層管理、專家指導、全員參與、分工協作的護理培訓管理體系,推動醫院各層次護理人才建設工作的開展。
(四)完善以績效考核為核心的護理人員薪酬管理體系。探索和建立科學合理、工效掛鉤的薪酬體系,將績效考核結果與護士的薪酬分配、評優、護士晉升、晉級直接掛鉤,充分體現護士的工作績效、崗位風險、工作成效,逐步形成護理人員激勵的長效機制。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科學合理、按需設崗,有利于調動全院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二)堅持公平公開、競爭擇優,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三)堅持優化組合、精簡高效,有利于全面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四)堅持平穩實施,穩步推進,有利于醫院護理工作長遠發展。
四、實施范圍與對象
全院在職在崗的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崗位管理涉及護士長、中層干部的按醫院相關規定執行。
五、護理崗位設置
(一)護理崗位設置原則
1、科學合理、按需設崗。根據醫院護理臨床、教學、科研以及管理和服務的任務要求,按照護理崗位的工作量、技術難度科學合理地確定護士的配置,科學合理設崗。按照崗位結構比例標準,規范設置崗位,加強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
2、優化組合、精簡高效。以臨床護理隊伍為主體,優化各層級人員的結構,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加強高層次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用人質量與用人效益。
3、按崗聘用,按責考核。以崗位設置為基礎,深化聘用制度改革,強化崗位聘用,按崗定責,按責考核,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考核、激勵機制。促使護理人員全面履行崗位職責,
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發展和自我約束。
4、分級管理,協調發展。明確各層級護士崗位的聘用條件和崗位職責,實現分層級管理,逐層進級,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協調發展。
5、平穩實施,穩步推進。深入調查研究,準確掌握情況,認真聽取多方意見,堅持科學論證,充分考慮醫院現狀,做好政策銜接,嚴格按照工作程序,順利完成崗位設置與聘用工作。
(二) 護理崗位設置
護理崗位分為護理管理崗位、臨床護理崗位及其它崗位三種類別。
1、護理管理崗位
(1)是從事醫院護理管理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包括護理部崗位、科護士長和護士長崗位。醫院實行護理部、科室和病區三級管理。管理崗位分為三個等級,即由高到低為護理部主任(副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副護士長)。
(2)護理管理崗位的護理部主任(副主任),由醫院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上報上級主管部門選拔任用。
(3)科護士長、護士長(副護士長)崗位按照相關規定實行競聘。由醫院護士崗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按照醫院規模、任務需要設置,公布崗位數及相應任職條件,實行崗位競聘,經醫院黨政院領導班子辦公會議討論后聘任。聘任期間由護理部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管理、考核。
2、臨床護理崗位設置:臨床護理崗位是護士為患者提供直接護理服務的崗位。臨床護理崗位又分為夜班護理崗位和非夜班護理崗位。夜班護理崗位是指直接為病人提供臨床護理服務并需要常規輪值夜班的;非夜班護理崗位是指直接為病人提供護理服務并不需要常規輪值夜班的。夜班護理崗位包括特殊科室護理崗位、普通科室護理崗位。特殊科室護理崗位包括急診科、產科、手術麻醉科、重癥監護病房、血液透析室等專科護理崗位;普通科室護理崗位包括內科學科、外科學科、婦產學科、兒科、神經病學學科、骨科學科、康復學科的護理崗位。非夜班護理崗位包括門診、醫技科室等護理崗位。
3、其他護理崗位設置
其他護理崗位是護士為患者提供非直接護理服務的崗位,主要包括:消毒供應中心等間接服務于患者的護理崗位。
六、組織管理
為保證護士崗位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立茂名市中醫院護士崗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一)領導小組
組 長:黎治榮
副組長:嚴春玲 張 帆
成 員:劉金霞 崔美蓮 龔 東
主要負責護理崗位管理的領導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辦公室,由護理部崔美蓮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護士崗位管理小組
組 長:崔美蓮
副組長:黃毅玲
成 員:陳雪芬 蔣幸麗 陳 艷 張燕華 鄭蝶梅 梁少梅
蒙燕穎 吳曉紅 鐘燁麗 張培瓊 李 甜 黃亞羨
梁紅蘭 李萬春 王曉珊 羅金花 楊艷萍 莫麗平
黃曉芳 黃秋光 蔡 翀 楊冬慧 陳小容 張雪君
鄧桂紅 李玉蓮 何瑞瓊 馮 飛 陳凱玲 龐海濤
蔡小勤 楊 英
職責:
1、負責擬定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崗位管理方案,組織實施崗位管理的具體工作。
2、負責對護理崗位設置;崗位培訓管理、績效管理等工作進行指導。
3、負責對護理崗位設置、培訓、績效管理等工作的實施。
(三)具體分工
1、人事科:主要負責政策指導和管理方案的初審。根據醫院的規模變動增減崗位,核定護理編制。
2、財務科:根據人事科核定的崗位人員總數,財務科給予匹配相應的崗位工資。
3、護理部:護理部為實施護士崗位管理的牽頭部門,在醫院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協調人事科、財務部科制定《茂名市中醫院護士崗位管理實施方案》,負責護士崗位管理的實施與管理。起草護士崗位管理的各項制度與規定。醫院內各護理單元成立崗位管理工作小組,由護士長、N4、N3級護理人員及學科護長組成,負責協助護理部完成護士崗位管理具體工作的開展與落實。
七、實施步驟
1、成立醫院護理人員崗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建護士崗位管理小組,明確工作職責。
2、在全院護理人員中開展崗位管理政策及相關文件的學習、做好培訓和動員工作,廣泛聽取護理人員意見及建議。
3、組織人員收集全院各病房工作量相關指標開展臨床調研,為制定崗位管理實施方案提供基礎數據。
4、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醫院護理人員崗位管理實施方案、相關工作制度,并上報醫院領導小組審批。
5、對各病房進行定編和定崗,并開展崗位分析,制定崗位說明書。
6、對護理人員進行分類、分級,制定各類、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標準及護士晉級的管理流程。
7、根據《茂名市中醫院護理人員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相關要求,在完成醫院各護理單元定編、定崗及護理人員分類、分級的基礎上,通過個人申報、科室審核、醫院評聘的方式切實完成各類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設置與聘用工作。
8、根據《茂名市中醫院護理人員崗位培訓管理實施方案》相關要求,實行分層次、分階段崗位培訓,建立培訓體系,明確培訓要求,規定培訓內容,體現培訓內容與護士臨床崗位的有機結合,完善培訓記錄,評價培訓效果,形成適合護理人才培養的培訓模式。
9、建立護士崗位績效考核指標,把護士護理患者和完成護理工作的數量、質量、技術難度以及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作為重點的考核內容。
10、根據《茂名市中醫院護理人員層級晉級與專業技術職務聘用標準及管理流程 》相關要求,開展護理人員的晉級及聘用管理,充分體現臨床護理工作量、實際臨床工作表現和能力在晉升各層級及各職稱級別的權重比例。護士的職稱晉升向臨床一線護士傾斜。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履行職責。護士崗位領導小組履行職責,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做好護士崗位管理的領導工作,各相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做好協調和配合,正確處理實施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實施工作平穩有序地進行,各級護理管理人員加強對護士的培訓和動員,使護理人員對開展此項工作有正確認識,支持和配合護士崗位管理工作。
(二)以人為本、公平公正。護理管理部門在實施過程中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工作思路上要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為出發點,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工作的方法上要加強溝通,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做到政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保證廣大護理人員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確保醫院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確保護理隊伍的穩定。
(三)政策為先,結合實際。根據國家衛計委、廣東省衛計委相關文件精神,本著先入軌、后完善的原則對護理人員實施崗位管理。按照國家衛計委的要求從護理人員設置、護士配備、績效考核、職稱晉升和崗位培訓等方面進行實施和完善,并結合醫院護理人力資源的現狀進行設置和調配,逐步實現醫院護理人力配置的最優化。
(四)充分調研,確保穩定。護士崗位管理工作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各級護理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正確對待,在做好調研,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平穩有序開展護士崗位管理工作,對事關護理人員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應充分征求群眾意見,考慮個人意愿,保證崗位管理工作的穩步實施。
附件1:護士崗位層級設置、任職資格
附件2:護理人員層級晉級與專業技術職務聘用標準及流程
茂名市中醫院
2016年4月28日
附件1
護士崗位層級設置、任職資格
崗位 | 職級 | 職稱 | 任職資格 |
護 士 長 | N4 | 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 | 1、具備完成本崗位職責的能力。 2、具備護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護理專業專科以上學歷,在相應專科從事護理工作5年以上,經醫院任命中的護士長。 3、熟練掌握專科理論、知識、技能,將知識融會貫通于實踐中。 4、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能循證解決本專科復雜疑難護理問題,有指導專業護士有效開展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的能力。 5、有組織、指導臨床、教學、科研的能力,是本專科學術帶頭人。 6、及時跟蹤并掌握國內外本專科新理論、新技術,每年接受相應專業領域的繼續教育。 |
專 科 護 士 | 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 | 1、具備完成本崗位職責的能力。 2、具備主管護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護理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相應專科從事護理工作5年以上,接受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或委托的專科護士培訓。考核及格,并具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專科護士資格證書 3、熟練掌握專科理論、知識、技能,將知識融會貫通于實踐中。 4、有豐富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能循證解決本專科復雜疑難護理問題,有指導專業護士有效開展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的能力。 5、有組織、指導臨床、教學、科研的能力,是本專科學術帶頭人。 6、及時跟蹤并掌握國內外本專科新理論、新技術,每年接受相應專業領域的繼續教育。 7、一個專科護理領域設置1名專科護士崗位。 |
高級 責任護士 | N3 | 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 | 1、具備完成本崗位職責的能力。 2、具有主管護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護理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護理專業中專學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5年)、在相應專科從事護理工作3年以上的注冊護士。 3、接受市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制訂的,在相關專業領域中高級責任護士必須完成的護理繼續教育。 4、熟練掌握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及常用急救技術,能獨立準確評估、判斷和處理本專業護理問題;能根據患者情況制訂護理計劃并組織實施。占科室護士總人數20-30﹪。 |
N2 | 護師 | 1、具備完成本崗位職責的能力。 2、護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護理專業大專(在讀或畢業)及以上學歷、從事本科工作1年以上的注冊護士。 3、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各種護理操作技術及常用急救技術,能解決本專科常見護理問題。占科室護士總人數20-30%。 |
初級責任護士 | N2 | 護師 | 1、具備完成本崗位職責的能力。 2、護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護理專業大專(在讀或畢業)及以上學歷、從事本科工作1年以上的注冊護士。 3、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各種護理操作技術及常用急救技術,能解決本專科常見護理問題。占科室護士總人數20-30%。 |
初級責任護士 | N1-2 | 護士 | 1、具備完成本崗位職責的能力。 2、護理專業中專及以上學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3年以上的注冊護士。 3、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各種護理操作技術及常用急救技術,能解決本專科常見護理問題。 占科室護士總人數20-30%。 |
N1-1 | 護士 | 1、具備完成本崗位職責的能力。 2、護理專業中專及以上學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2年注冊護士。 3、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各種護理操作技術及常用急救技術,能解決本專科常見護理問題。 占科室護士總人數20-30%。 |
助理護士 | N0 | | 1、護理專業中專及以上學歷,未經執業注冊。 2、經過醫院相應的崗前和崗位培訓考試合格。 3、在上級護士指導下能勝任本崗位工作職責。 |
附件2
茂名市中醫院護理人員層級晉級與
專業技術職務聘用標準及流程
一、層級晉級標準
(一)N1-1級晉級N1-2級
1、N1-1仼職期滿2年以上的注冊護士。
2、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各種護理操作技術及常用急救技術,能解決本專科常見護理問題。
3、完成規范化培訓并考核合格。
4、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各種護理操作技術及常用急救技術,能解決本專科常見護理問題。
5、三基理論年平均成績≥65分;護理技能操作年平均成績≥85分。
6、繼續教育學分達標。
7、任職期內出勤率≥90%(產假、探親假除外)。
8、任職期年終考評合格以上。
9、無重大護理不良事件。
10、無重大投訴。
(二)N1-2級晉級N2級
1、N1-2級任職期滿3年,并通過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組織的護師資格考試。且被聘用。
2、三基理論年平均成績≥65分;護理技能操作年平均成績≥85分。
3、能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負責病危、病重或大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有根據病情提供個性化整體護理的能力。
4、繼續教育學分達標。
5、任職期內出勤率≥90%(產假、探親假除外)。
6、任職期年終考評合格以上。
7、無重大護理不良事件。
8、無重大投訴。
(三)N2級晉級N3級
1、N2級任職期滿3年,并通過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主管護師資格考試,且被聘用。
2、三基理論年平均成績≥70分;護理技能操作年平均成績≥85分。
3、主要擔任責任護士,可獨立進行護理評估,制訂并組織實施護理計劃,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并能進行效果評價,指導N1級護士工作,并能獨立完成本專業常見的護理技術操作。
4、具備一定教學能力,可承擔大專以上護生的臨床帶教。
5、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參與臨床護理質控,協助責任組長臨床護理質量管理。
6、繼續教育學分達標。
7、任職期內至少完成綜述1篇。
8、任職期內出勤率≥90%(產假、探親假除外)。
9、任職期年終考評合格以上。
10、無重大護理不良事件。
11、無重大投訴。
(四)N3晉級N4
1、N3級任職期滿5年,并通過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副主任護師資格考試,且被聘用;或取得省級專科護士培訓證書。
2、三基理論年平均成績≥75分;護理技能操作年平均成績≥90分。
3、能擔任責任組長,檢查、督促并指導本組各項護理工作。
4、能主持臨床護理查房和教學查房。
5、具備教學能力。承擔進修生、護生的臨床教學或院內、外理論授課任務。
6、能處理本專業的疑難問題,并進行護理新技術、新業務的臨床推廣和應用。
7、具有護理論文撰寫能力,任職期內至少發表論文1篇。或有參與護理科研的能力。
8、繼續教育學分達標。
9、任職期內出勤率≥90%。
10、年終考評合格以上。
11、無嚴重護理安全不良事件。
12、無重大投訴。
二、專業技術職務聘用標準
(一)副主仼護師以上人員聘用標準
1、高級責仼護士崗位工作5年以上,具有副主仼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資格。
2、精通醫學基礎理論和護理專業知識,有豐富的護理實踐經驗,能獨立解決復雜疑難的護理技術問題,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3、能寫出較高水平的論文或經驗總結,善于指導和組織護理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具備培養下級護理人員的能力。
4、每年從事護理專業技術工作35周以上;獨立承擔專科護理查房工作,每年進行專科查房10次以上;參加護理部組織的夜查房或臨床二線值夜班10次/年以上。
5、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將國內外最新技術應用于護理實踐一項以上,每年在正式刊物上發表護理論文至少一篇。
6、能熟練、正確地指導下級護理技術人員開展工作,培養專業護理人才,承擔護理教學工作,每年專題授課3次以上,負責全院性講課至少一次。
7、按時完成規定要求的護理繼續教育學時數。
8、連續兩年獲得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
(二)主管護師聘用標準
1、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資格。
2、熟練掌握15項基礎護理操作及常用急救技術,參加急救技能考核成績合格(急診、ICU主管護士心肺復蘇技能應達到高級水平),熟練掌握本專科各項護理技術操作及專科理論知識。
3、每年從事臨床護理工作44周以上,每年臨床一線或二線值夜班不少于30次。
4、勝任護理會診和護理查房,承擔、組織、主持本專業的護理查房及病例討論。
5、能指導下級護理人員進行危重患者搶救。
6、組織并參與護理科研及技術革新。
7、每年應發表或交流護理論文至少一篇。
8、按時完成規定要求的護理繼續教育學時數。
9、完成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相應科目4個模塊。
10、外語考試合格(B級)。
11、連續兩年獲得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
(三)護理師聘用標準
1、具有護師專業技術資格。
2、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及操作規程,熟悉本專科診療護理原則、常用臨床檢驗和特殊檢查的方法及意義,能獨立處理一般護理技術問題。
3、每年臨床一線值夜班不少于50次或完成各科要求的夜班數。
4、能承擔臨床帶教工作。
5、能主持護理查房,每年至少寫一篇護理論文。
6、完成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相應科目3個模塊。
7、連續兩年獲得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
(四)護士聘用標準
1、具有國家承認的高等或中等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歷,通過國家衛計委組織的護士執業考試并經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注冊。
2、經過醫院組織的崗前教育和臨床護理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
3、經過醫院夜班護士準入培訓,通過夜班能力考核,經護理教育科研管理委員會和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審核,具有獨立承擔夜班能力。
4、具有醫院規定的其他要求。
5、連續兩年獲得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
三、其他
1、護理綜合目標考核科內末位者維持原級。
2、按照晉級標準經評定不合格者不能晉級。
3、有以下任何一種情況者降至下一級崗位:
(1)“三基三嚴”及護理技能考核年平均成績不達標者。
(2)發生重大護理不良事件并造成嚴重后果者。
(3)有效投訴≥2次/年。
4、降級后的護士待下一輪評定時,由本人重新提出晉級申請,考核達標者方可晉級;不達標者繼續在原崗位聘用。
四、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