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護理論文指導:高血壓患者66例的臨床護理實踐
【摘要】目的 總結高血壓疾病的護理經驗,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老年性高血壓患者66例的護理資料,并進行總結。結果 經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及生活護理指導等整體護理后,66倒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且無一例發生嚴重并發癥,效果滿意。結論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精心臨床護理是確保降壓治療成功的重要因素,能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老年人 高血壓 疾病 護理實踐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病患病率高達39.7%?,高血壓發病率高、并發癥多,一旦確診即屬于終身性疾患,嚴重影響著息者生存質量,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因此,高質量的護理對有效控制高血壓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其中男41例,女25例,年齡61~87歲。其中合并腦出血1例,合并冠心病16例,合并腦梗死22例,合并腎衰2例。
1.2 方法
(1)心理護理。定期與不定期地與病人及家溝通,對病人家屬提出的疑問要熱情耐心地解釋,掌握病人心理行為特點人際關系及社會因素,使病人對高血壓有更深的了解,消除其恐懼心理及悲觀情緒,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有的病人由于退休后單位存在福利待遇和醫療費報銷問題的困擾,病人難免有不良情緒,對病人恰當解釋和提出一些建議性意見,供病人參考,有的病人由于年齡較大,常出現軀體不適,加上急躁易怒孤僻敏感多疑等負性情緒都通過自主神經系統影響血壓同時還可通過內分泌及軀體運動神經系統影響血壓,因此應細心耐心開導病人,消除恐懼緊張心理向病人講解放松的療法,目的通過呼吸鍛煉,音樂療法能調整全身神經系統的機能,放松全身肌肉,使腦部充血減少,神經放松,血壓亦會隨之下降。
(2)飲食護理。合理飲食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礎,對疾病控制,預防并發癥至關重要。使患者了解堅持飲食調節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方法,可以從根本上防止該病的復發,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配合藥物治療,才能取得治療理想效果。指導患者控制飲食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兩戒”。三定即定時、定量、定質;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飽和脂肪酸、高維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熱量、低鹽;兩減即戒煙,戒酒。限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多食蛋白多的豆類、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少量多餐,進食容易消化和清淡的食物。限制食鹽量為3~5g/d。限制飲酒,不飲乙醇含量高的酒,可飲少量葡萄酒或啤酒;限制過量的咖啡,適量飲用茶水,以利用茶中的鞣酸減少脂肪的吸收。
(3)生活指導。指導老年患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足夠的睡眠,不要熬夜。老年人易醒,應保持病室的安靜、避免環境嘈雜。指導患者根據天氣的變化注意加減衣服等。要患者學會適度調節壓力、舒緩情緒、寓情于樂、放松心情,平時適度自我按摩,放松心境,對控制血壓有利。老年高血壓患者可以根據病情與體質狀況進行適量、有益的有氧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高血壓病的運動方式有慢跑、散步、打太極拳、氣功等。不宜提取重物、登山等。老年高血壓最佳運動方式是步行,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min。為了避免潛在的危險,鍛煉的過程中除了要自身加強安全意識外,最好同人結伴,防止跌倒、碰傷等事故。由于老年人血壓的波動比較大,從早上8:o0~9:O0形成第一高峰網。因此,患者起床時應緩慢,先清醒會兒然后逐步起床,以防止腦供血驟然下降導致暈倒而摔傷。
(4)用藥護理。用藥前充分了解患者所用藥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并對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藥物名稱、用法、服用方式及其不良反應等。嚴格根據醫囑用藥,并根據患者血壓下降情況進行逐步調整。用藥期間加強對患者高血壓相關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老年患者通常血壓波動大,故用藥過程中應定期進行血壓測定,并做好記錄。治療中避免血壓下降過快過低,以控制于140/90mmHg為宜。如患者血壓低于140/90mmHg,則應立刻向醫生匯報并及時調整用量或更換另外降壓藥物。降壓藥物通常需長期應用,在治療期間不能自行減藥或撤藥。故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不能自行調整用量,對藥物療效抱有懷疑時應詢問醫生后由醫生確定是否減量或換藥治療。在用藥期間如患者站立時間過長,可導致下肢血液淤積、腦部缺血而發生暈厥,故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起床要緩慢,不宜過猛,以防頭暈加重。同時患者外出應有專人陪護以防摔倒。
2. 結果
本組66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經過及時治療和精心護理,血壓控制良好,無一例發生嚴重并發癥。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慢性病,屬于一種終身性疾病。長期血壓升高可使全身的細小動脈,從痙攣到硬化,最終導致許多臟器血液供應減少或負擔加重,而發生病理改變,尤其是心、腎、腦和血管的并發癥,常可引起腦卒中致死。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高血壓患者的康復護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護理人員不僅要有相關理論知識和相應的臨床經驗,還要充當教育角色,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才能促進高血壓患者康復。我們經過對66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及生活護理指導等整體護理后,患者血壓控制良好,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