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護理論文指導:探索皮膚克隆病的護理對策
【摘要】
報告1例皮膚克隆病的護理對策。主要內容包括:皮膚護理、心理護理、建立輸液港(藥盒系統)的護理、疼痛護理、營養護理及病情觀察等,經精心治療及護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關鍵詞】克隆病;輸液港;護理
克隆病(Crohn病)又稱克羅恩病,是一種原因尚不清楚的腸道非特異性進行性疾病,因病因不明,臨床表現變異很大,缺乏特異性癥狀.克隆病可發生于胃腸道毗鄰部位或身體其他部位,后者又稱為轉移性克隆病,如皮膚克隆病。
皮膚克隆病臨床有多種皮損表現,但主要以紅色斑塊、結節或潰瘍為主。我科于2005年2月收治了1例皮膚克隆病患者。經過精心治療及護理,患者好轉出院,但病情反反復復,先后5次在我科住院。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女,66歲。1969年始因腹痛、腹瀉、發熱,疑“克隆病”先后6次行剖腹探查術及行胃大部分、十二指腸、小腸切除術。2004年起四肢皮膚紅腫伴疼痛,皮膚組織病理提示“炎性肉芽腫”。予“克拉霉素、復方新諾明、新瑞普欣”等藥物抗感染治療,病情未見明顯控制。于2005年始擬“皮膚克隆病”先后5次在我科住院治療,經予靜脈用丙種球蛋白,口服異煙肼、可樂必妥、美沙拉秦等藥物治療,癥狀明顯好轉出院。但出院后病情反復,于2010年4月20日再次入院。入院后因患者四肢皮膚疼痛且末梢循環差,靜脈穿刺難度大,于右鎖骨下留置靜脈藥盒系統,建立了輸液港。經予抗感染、支持療法、大劑量丙種球蛋白靜脈輸注免疫封閉及皮膚護理、心理護理后。患者病情好轉,四肢皮膚紅腫及結節消退。于2010年5月28日出院。
2護理對策
2.1患者安置及環境要求給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切實做好房間消毒,進行室內通風2次/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