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護理論文指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手術期間的護理方法淺析
摘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leepapneasyndrome,SAS)是發病率高且有一定潛在危險的疾患。作者對16例SAS住院患者在治療前、吸氧、氣道持續加壓(CPAP)呼吸機治療不同狀態下,進行整夜多導睡眠儀(PSG)監測,并進行分析,認為在SAS整夜呼吸紊亂中,零點以后其危險因素大大增加,出現嚴重低氧血癥,血壓升高,心律紊亂,尤其是呼吸暫停時間延長、次數增加。而吸氧及側臥位可顯著地改善低氧血癥,最低血氧飽和度(SaO2)從62%±19%升高至83%±11%(P10s,7h呼吸暫停次數>30次或睡眠呼吸紊亂指數(AHI)>5次者。其發病率占有關睡眠疾病的1Π2~2Π3,是發病率高并有一定潛在危險的疾患,能夠引起身體各系統損害,尤以睡眠時為甚。作者通過對16例SAS住院患者進行整夜多導睡眠儀監測,分析其夜間的危險因素,并采取了相應的護理措施,現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1.1對象1997年1~4月住院SAS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齡50~75(平均55.4)歲,體重70~90(平均78.4)kg.1.2儀器RHK5500心臟呼吸監測系統,SleepEasyCPAP呼吸機(美國偉康公司)。1.3方法采用自身對照法,連續進行3天的監測。第一夜,分別記錄睡眠第一階段(21:30~24:00),第二階段(0:00~2:30),第三階段(2:30~5:00)的總清醒時間(TWT),呼吸暫停次數,最長呼吸阻塞時間,AHI,血氧飽和度(SaO2),心律失常時間,血壓及整夜睡眠結構。第二夜,給予患者持續鼻塞吸氧2LΠmin,同時加強巡視督促取側臥位。第三夜用CPAP呼吸機輔助呼吸,分別記錄整夜睡眠結構,最長呼吸阻塞時間,AHI,最低SaO2,血壓及呼吸暫停次數,進行比較。所有數據用均數±標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