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護理論文指導:探索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和護理
1 臨床資料
在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男49例,女57例,年齡17~59歲,分型:水腫95例,伴并發癥49例;出血壞死型11例,伴并發癥5例,其中死亡3例。臨床表現:腹痛106例,主要表現為上腹部正中持續性鈍痛和刀割樣劇痛,多數向背部發射;惡心嘔吐106例;發熱92例;血常規示白細胞增高106例;血尿淀粉酶增高106例。
并發癥: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54例,休克8例,多臟器衰竭3例(死亡)。病因或誘因:膽石癥51例,大量飲酒或暴飲暴食37例,其他18例。
2 臨床觀察體會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圍組織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學性炎癥。以青壯年多見,女性似乎更容易患此病。臨床上以急性腹痛、發熱、惡心嘔吐及血尿淀粉酶增高為特點,本組絕大多數患者均出現上述表現。病因主要是胰膽管硬阻返流及大量飲酒暴飲暴食等。根據病理組織學及臨床表現,分為急性水腫型胰腺炎與急性出血壞死胰腺炎,前者多見預后良好,本組水腫型95例均治愈出院,無1例死亡;后者少見但病情較危重,并發癥多見,本組出血壞死型11例,其中伴并發癥5例。死亡3例。多臟器衰竭為本病主要死亡原因。
3 護理體會
3.1 一般護理
3.1.1 飲食護理食物刺激會增加胰腺分泌加重病情,為了減少胰腺分泌,促進胰腺組織修復,急性胰腺炎患者須禁食,水腫型2~3 d,出血壞死型7~8 d或更長時間,禁食時間的長短根據病情而定。病情好轉后可逐漸進食,先流質、半流質再給飲食、普通飲食;因為糖類對胰腺刺激性最小,最初可給半量糖類,若無不適再給全量,然后慢慢添加蛋白質和少量脂肪,這樣可讓修復的胰腺逐步增加負擔,逐步適應,盡量減少刺激胰腺分泌。
3.1.2 胃腸減壓護理因食物和酸性胃液進入十二指腸可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而加重胰腺自身消化,所以,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禁食期間需行胃腸減壓,引流胃內容物以減少胰腺分泌,同時還可減輕腹脹癥狀。注意胃腸減壓管是否通暢,有無堵塞,有無滑脫、負壓吸引裝置工作是否有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觀察胃液的量及性狀,警惕上消化道出血。若無胃管內給藥,之前一定要確定胃管是否在胃腔內。
3.1.3 口腔護理為了防止繼發感染的發生,一定要重視口腔護理,尤其是在禁食及胃腸減壓期間。
3.1.4 其他護理注意寬衣、隨身飾物壓迫,取彎腰屈膝或側臥(無休克者),以幫助減輕不適和腹痛,使橫膈下降,減少橫膈壓力有利于肺擴張;鼓勵翻身、做深呼吸、有效地咳嗽等,有利于防止肺部并發癥的發生。
3.2 藥物治療護理
3.2.1 抑制或減少胰腺分泌 ① 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octreotide)具有抑制胰腺液、胰高血糖素、膽囊收縮素、脂肪酶和淀粉酶的分泌、抑制胃泌素、胃酸為蛋白質的釋放,減少內臟血流及促進腸道水電解質吸收等作用,用法100 txg靜脈注射后用250 p~g/h的速度持續靜脈滴注,持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