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護理論文指導:嚴重多發性損傷的急救護理體驗
多發性損傷是指在意外機械力作用下,人體同時或相繼有2個以上解剖部位或臟器遭受創傷 。這種損傷往往屬于嚴重創傷。它具有傷情復雜,合并傷多,死亡率高等特點。故在救治過程中快速、準確、有效地進行搶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后繼治療成功的重要基礎和保證。棗莊市市立醫院自2007年1O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多發性損傷患者7O例,現將急救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男64例,女6例,年齡4~71歲,20~40歲47例,占67.14%。其中手術治療55例,非手術治療l5例,除4例因失血過多,多臟器衰竭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
損傷部位按AIS.90九分法,其中頭部9例(6.O%),面部14例(9.4%),頸部1l例(7.4%),胸部11例(7.4%),腹部66例(57.7%),骨盆7例(4.7%),脊柱5例(3.4%),四肢6例(4.0%),平均損傷部位2.1處。其中腹部損傷為最多,其次為面、胸、頸部。
2 急救護理措施
2.1 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改善缺氧狀態創傷患者一律及時有效給氧,以40%氧濃度,3~5 lMmin氧流量較為合適。患者呼吸道必須保持通暢,遇有合并頭面部損傷者,要徹底清除呼吸道內的血塊、異物;遇有喉頭水腫,舌后墜者,可用舌鉗夾出,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本組有9例合并顱腦損傷,為加速氣體交換,立即行氣管插管,采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效果滿意。
2.2 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患者因創傷、失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故應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路,一條用作擴容,輸血補液,抗休克治療;另一條輸入各種搶救藥品;第三條靜脈通路采用16~18G靜脈留置針,必要時行中心靜脈置管術,保證液體的輸入。
2.3 采取心電、呼吸監護,留置尿管,嚴重休克者行中心靜脈壓。
2.4 對四肢骨折及出血傷口均采用加壓包扎,夾板初步固定傷肢。
2.5 協助醫生進行必要的診斷性操作本組患者常規行診斷性腹腔穿刺術。對傷史不明,疑有腹部傷一次腹穿陰性者,在觀察期再行腹穿術。
2.6 對有手術指征的患者要及時做好抽血、配血、備血,藥物試驗等術前準備。
2.7 對無緊急手術指征的患者要加強生命體征監測,并做好記錄。必要時由責任護士制定急救護理計劃,各班護士依照執行。
3 體會
3.1 快速、準確、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初步判斷傷情后,首要措施是解除呼吸道梗阻及休克復蘇。休克復蘇時常選用上肢大靜脈,采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