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護理論文指導: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的心理護理
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也稱格林巴利(Guillain-Barre)綜合征,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周圍神經病,常累及腦神經。近年來隨著對本病臨床研究的深入,發病有日益增加的趨勢。
1臨床資料
30例AIDP患者均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神經內科住院病例,均符合美國1991年AdHoc委員會制定的AIDP的診斷標準。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14~82歲,平均48歲。AIDP是一種與自身免疫有關的慢性、獲得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臨床癥狀以進行性或復發性末梢神經感覺障礙伴運動功能障礙表現為特征,起病急,進展快。偶可累及顱神經。CSF蛋白-細胞分離是本病的另一特點。本組病例大多均不同程度的CSF蛋白-細胞分離。
2心理特征
2.1恐懼與焦慮 此次調查患者中21例患者存在恐懼焦慮癥狀,占70%.這些患者神志清醒,常因呼吸困難、咳痰能力差和翻身困難而心情煩躁、緊張、周身乏困不適。多安慰鼓勵,幫助翻身咳痰,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2沒有堅定的信心和頑強的毅力 此次調查患者中15例患者存在信心和毅力不堅定,占50%.患者必須認識到有堅定的信心和頑強的毅力,認真配合治療,與疾病作斗爭,才能獲得最終的康復。情緒不穩定,由于疾病的進展程度因人而異,在不同治療階段心理狀態不同,容易造成情緒的波動。本病發展時間比較長,患者一般很難接受,必須認真給病人做好心理護理,正確認識本病。
3心理護理
3.1患者與醫護人員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減輕病人的孤獨感,創造清潔、良好的進食及休息環境,由雙人間調入單人間。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將室溫調整至26℃。空氣清新,早晚定時通風1h.防止對流風,避免不良的氣味和不悅耳的聲音。
3.2使患者感到安全 入院后的1周內,責任護士應多在患者身邊,一是觀察病情變化,特別是呼吸,保證氧氣的供給,及時發現呼吸肌麻痹癥狀并通知醫生急救;二是及時為患者做好生活護理。為患者翻身,按摩受壓皮膚;幫助患者做肢體的被動運動,保持肢體的功能位;協助患者進食;指導家屬為患者接尿,幫助患者排便,使患者在心理上能接受護理,消除恐懼心理。
3.3使患者感到護士可信 護士嫻熟的護理技術操作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僅是贏得時間使患者轉危為安的保證,同時對患者來說又是依靠的力量,使患者感到可信、可敬,從而獲得安全感。
3.4藥物副作用的心理護理 由于大量的使用激素,患者食欲大增,開始肥胖,常產生焦慮的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應向患者做出正確的解釋,并講解使用激素的重要性,同時應指導患者多吃含鉀、鈣、磷及蛋白高的營養食物,多飲水,限制鈉鹽的攝入。適當節制飲食,避免引起過度肥胖以影響身心健康。
3.5功能鍛煉與康復指導的心理護理 病情穩定后,為患者制定每日活動計劃,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根據患者的肌力選擇運動方式。在室內獨立行走時,需要護士在旁看守,防止摔傷,避免磕碰,既有安全感又增加自信。在病情許可及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鼓勵自主鍛煉,堅持不懈的鍛煉,到達肢體功能恢復的最佳效果,開始每日2次,每次20min.囑患者經常做雙腿的屈伸、外展活動、足部等長運動。之后逐漸達到每天走路1h以上。患者在鍛煉時要注意運動量,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避免勞累。因此在做一些主動運動時,會產生疼痛,在鼓勵患者鍛煉時,應及時補充鈣、磷等物質,避免過度的疼痛,使患者喪失信心。
3.6出院心理指導 出院時評估患者的恢復情況,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應,給予鼓勵,使患者及家屬保持良好的情緒,積極行康復鍛煉。此期患者生活已完全自理,會產生興奮和不配合的心理,常不按時服藥,獨自外出等。因此應做好解釋工作,出院以后,仍需要長期的小劑量的服用激素,給患者激素減量表。因此一定囑咐患者按醫囑服藥,不可私自停藥,以免突然停藥而引起復發。避免感冒及其他感染。還應加強肢體的功能鍛煉,持之以恒。
4討論
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是慢性進展或復發性周圍神經疾病。通過對患者心理特征的分析,制定詳細的心理護理計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了患者病情的恢復和穩定,明顯緩解了心理癥狀,為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的護理積累了經驗,并掌握了相關的心理護理技術。對促進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的康復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