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護理論文指導:挑選護理操作小教員的做法與體會
摘要:為了更好地提高護理實踐教學質量,結合我隊護理教員現狀,從護理教學工作實際出發,提出挑選小教員的必要性
及具體做法。
關鍵詞:護理操作;小教員;實踐教學
表1衛生員與護生考核成績優良率及滿意度比較(%)
理論知識優良率操作考試優良率帶教效果滿意度
我隊于2008年承擔了首批衛生員培訓工作,衛生員在校時間短,學習內容多,而護理實踐課又是一門主要課程。從我隊護理教員人數有限的實際出發,我們挑選了4名衛生士官來擔任護理操作小教員。實踐表明,小教員發揮了帶教、監管、督促等作用,使衛生員護理操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現將做法與體會匯報如下。
1小教員的挑選
1.1挑選的必要性
首批衛生學員共396人,分成2個班,每個班在4個實驗室由4名教員同一時間進行授課。每名教員要管理近50名學員,對教員來說,管理難度太大,示教或練習時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對學員來說,人多嘈雜,容易影響練習效果。這時小教員可協助教員,及時起到督促、指導作用,提高學員的整體學習效果。
1.2挑選原則
本著輔助教學、增強教學實效的原則公平、公正、公開地選拔小教員,以確保輔助教學的質量。
1.3挑選標準
第一,政治思想素質好,能正確引導學員;第二,接受過正規醫學培訓,理論知識較強、操作技能較好;第三,在基層衛生所或臨床一線工作過,有一定的護理工作經驗;第四,口語表達清晰、語言組織能力較好;第五,本人愿意擔任小教員,熱愛該項工作;第六,有責任心,組織能力較強。
1.4挑選方法
首先通過召開座談會,了解應選小教員的衛生士官的基本情況;其次由教員統一組織專業知識口語測試與護理操作技能考試;最后,由教員確定小教員名單,并上報訓練處機關備案。
2小教員的培訓
小教員的培訓主要是在自習和課外時間進行。培訓內容:一是衛生員將要學習的各項護理操作技能;二是教員基本教學規范與教學制度。通過培訓讓每個小教員的各項操作基本達到以下標準:正規(操作符合標準,規范、正確無誤)、熟練(程序清楚,動作連貫)、美觀(姿勢穩重、大方)。同時小教員在課堂上要會講、會做、會糾正,能維護好教學秩序。
3教學實施轉載自『壹佰醫學論文網』
課前,教員與小教員進行備課,目的是統一內容、規范操作;課上,由教員或小教員集中講解示教,學員分組練習,教員與小教員個別指導;課后,利用課外或晚自習時間開放實驗室,學員自主練習,小教員跟隨輔導。
4教學效果
護理實踐課的教學對象除衛生員以外,還有2006級293名地方委培護生,課程結束后,我們對衛生員和護生進行調查。由表1可看出,經過小教員輔助教學的衛生員護理理論與操作成績及帶教效果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地方委培護生。
5體會
5.1小教員是教學協助者護理實踐課內容多、動作細。在衛生員人數多、學時少、教
員少的情況下配備小教員,一是可分擔個別教員的示教、指導工作,使衛生員在觀看示教時看得更清楚,操作中學得更準確,練習中掌握得更快。二是可及時發現和糾正衛生員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減少錯誤操作的發生率,提高練習質量,增強學習效果。
5.2小教員是信息反饋者
教員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不能準確把握衛生員的整體學習情況,而小教員與衛生員接觸時間多,可及時將課上與課衛生員學習情況及其反映的學習難點及時反饋給教員,教員根據反饋情況可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5.3小教員是學習督促者
護理操作技能訓練中,衛生員相互充當“病人”與“護士”角色進行注射操作,有的衛生員產生害怕與厭煩情緒,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下降。小教員通過自我示范,鼓勵衛生員互學、互練、互幫,調動了衛生員的練習積極性,激發了衛生員的學習熱情。小教員的協助帶教,受到衛生員的普遍歡迎,護理實踐課教學效果也得到明顯提高。同時小教員也得到了鍛煉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