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護士護理論文指導:產科學及護理教學中學生臨床技能的
關鍵詞:產科學及護理;護理教學;臨床技能產科學及護理是中職助產士專業重要的臨床專業課程,是 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臨床技能的培養、訓練,對該專業 生臨床實際工作能力有很重要的影響。教師教學水平的高 ,不能只看其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還應看其教會學生多少 取知識的科學方法,即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傳授 識,而應經常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學習方法,提高了分 、解決問題的能力[1]。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為“以崗 需求為宗旨、就業為導向,培養具有較強就業能力的中等衛 職業人才”[2]。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 業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 、應聘能力等[1]。在教學中進行臨床技能的培養、訓練,對提 學生就業能力及競爭力有很大好處。本文就中職助產士專 產科學及護理教學中學生臨床技能的影響因素及其培養方 進行探討。 臨床技能的內涵 臨床技能也就是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 力,包括臨床技術操作能力(動手)及臨床思維能力(動腦)2 面。 .1臨床技術操作能力 臨床技術操作能力是護生最基本的能力。產科學及護理教 中涉及臨床技術操作能力的部分較多,主要包括生理產科和 理產科2部分。 .1.1生理產科內容(即助產士專業的重點學習內容)這部分 容有胎兒及附屬物辨認、孕期監護(產前檢查)、產程的觀察 處理。產前檢查主要是產科檢查中的腹部檢查,即視、觸、聽 ,以及骨盆測量(尤其是外測量)。產程的觀察及處理涉及打 包、繪制產程圖、觀察宮縮、胎心監護、肛查、接生時的會陰沖 及消毒、保護會陰、娩出胎兒及胎盤、新生兒處理(清理呼吸 、結扎臍帶)。 .1.2病理產科中的常見產科手術如會陰切開縫合術、胎吸 產鉗助產術、臀位助產術等。 .2臨床思維能力 臨床思維能力是指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分析病情、發現問 、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臨床技能的影響因素 2.1實驗條件 (1)實驗器材匱乏,嚴重影響實驗開出。(2)學生多,實驗課 學時有限。在教學中,無法做到每一個實驗都讓每一個學生動 手操作,從而影響了學生操作的熟練程度。 2.2學時 教學大綱規定學時與實際學時相差較大。如教學大綱規定 產科學及護理共162學時,其中理論100學時,實踐62學時; 實際上共有128學時,理論108學時,實踐20學時,其中理論 學時有所增加,而實踐學時明顯減少,這不利于學生臨床技能 的培養。 2.3學生個人原因 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對臨床技能訓練不感興趣,不愿意 動手操作,使其臨床技能受到影響。 2.4學校對不同專業臨床技能要求有所不同 實習前是否對學生統一進行技能培訓,也影響到學生臨床 技能的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今后的臨床工作能力。 3臨床技能的培養方法 3.1臨床技術操作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 系統理論學習中采用理論講授,多媒體資料、電教片、課件 演示、示教的方法。電教片演示后,由教師示教,然后讓學生逐 個進行操作練習,教師指導、評價、矯正,并且當場抽查學生操 作,以便了解學生操作的具體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還可采用競 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及提高其操作能力。有些實驗還可以 在課后留給學生操作、練習的機會(如會陰切開縫合術、打產包 等項目),然后通過抽查或競賽,使學生操作更加熟練。還可到 臨床見習(如參觀產房及觀摩正常分娩、剖宮產術等)。在實驗 課教學中,充分利用資源,有的項目(如骨盆外測量)讓學生2 人一組互相模擬病人進行操作,以親身體驗病人的感受,這樣 一方面可增強其愛傷意識,另一方面也可鍛煉學生與病人的溝 通能力。 3.2臨床思維能力(動腦能力)的培養 思維能力是一個人智力的核心,沒有思維活動,感性認識 就無法上升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就無法指導實踐。通過課堂 上結合典型病例講授疾病,逐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每一 章結束后,集中進行病例討論,反復訓練,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 能力,使其形成正確的思維習慣。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注意多 采用啟發式教學、多設問,并引導學生解答所提出的問題,以便學生形成相應的思維方法、習慣。在病例討論教學時,針對學生 面臨實際現象與問題時不知所措、不會歸納與綜合,即使會推 理演繹也難以解決問題[2],在學習和工作中缺乏獨立自主能力、 思維方法,不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 題時顧此失彼等現象,教師應啟發學生如何認識疾病,通過誘 導學生深入思考和討論,使其掌握臨床思維方法,學會獨立思 考[3]。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其邏 輯思維能力。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是觀察、判斷、推理方法的運用,注重學生思維靈活性和創 新能力訓練[4]。如此反復訓練,可以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 決臨床產科診斷及護理問題的能力。通過讓學生模擬臨床工 作,一方面可加深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激發其 學習興趣及參與意識,進而強化他們的臨床思維意識[3]。同時還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這是學生將來從事臨床工作的必 備能力之一。 綜上所述,只有在中職助產士專業產科學及護理教學中重 視對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 力及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