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消毒供應中心手術敷料的包裝
【摘要】 為手術室提供規范,標準,合格的無菌輔料包,是保證手術安全的重要環節。通過學習消毒供應中心“三個規范標準”的了解和掌握從而認識到消毒滅菌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物品在包裝之前認真檢查達到質量要求的方可包裝,使包布,敷料的清洗及敷料包裝的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擔負著全院各科診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工作,要求每一位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要有健康的身體,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奉獻精神。熱愛本職工作愿為一線科室服務,“一絲不茍把好每一個工作環節”。手術室專用敷料的包裝看起來是簡單乏味的工作,但卻是不可缺乏又極其重要的一個工作。
1 方法
(1)健全崗位職責,科室制度:要求配包人員當天工作時間內配備第二天手術室24小時內所需要的各種敷料包。要求每天上午八點半之前,手術室必須把需要使用的敷料包清單送至供應室,由配包人員根據清單把所需滅菌的敷料包準備完之后等待滅菌員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將其滅菌并把敷料清單交與滅菌員,滅菌員除負責敷料滅菌之外還要明確落實敷料清單。敷料包按要求從包裝完畢至滅菌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
(2)強化人員培訓:要求配包人員掌握手術室各種敷料,包布,手術衣,洞巾,馬搭等的名稱。掌握各種敷料包的用途,各種敷料包的包裝方法,明確包布一用一洗,包布要求必須干凈清潔無污漬無破損無線頭。
(3)人員配備:在敷料包裝間配備兩名人員專門負責敷料檢查包裝工作。
(4)手術室所用敷料由供應室統一從物資庫領用,統一裁制統一清洗,滅菌,包裝。
(5)建立各種敷料的配置卡,在每個敷料包內放置合格的化學指示卡,包外貼滅菌指示膠帶,膠帶內容包括敷料包裝名稱,滅菌鍋次,鍋號,滅菌日期,有效日期以及配包人員核對人員簽名
(6)包裝環境的準備:每天工作臺面及地面經常保持清潔,至少兩次的濕式打掃,室內采光及通風條件良好。臺面上安裝光源燈及配備放大鏡,便于檢查敷料及包布的質量是否達到標準要求,在供應室檢查包裝及滅菌區內設置一間敷料包裝間,供應室敷料包裝間與器械包裝間單獨分開使用,避光敷料包裝間的棉絮污染器械。
(7)工作流程:敷料包布由清洗房清洗之后直接送往供應室敷料間,由供應室專門人員打包滅菌,再由供應室人員用專用的滅菌物品車把滅菌敷料包送往手術室物品存放間
(8)包裝 手術敷料的包裝采用閉合式包裝,采用雙層包布包裝,分兩層分次包裝,包外使用專用的指示膠帶封包。敷料包應包裝嚴密,松緊度適宜閉合良好,不可過于松弛,重量不超過5公斤,體積不宜超過30CM*30CM*50CM。
(9)滅菌員做好滅菌監測記錄,嚴防每個敷料包出現差錯。
2 體會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把好敷料包裝的每次關卡,對于自身敷料包裝的嚴格要求之外,還要對清洗房每次送至敷料間的敷料認真核對,質控,杜絕敷料各種包布上出現大面積的血跡,污漬及其干燥程度的控制,做到每次包裝之前敷料包布逐個檢查核對。我院是專科性相當強的醫院,手術室主要以心臟手術為主,那么其手術的復雜及精確程度,要求我們的手術敷料更加的要把好質量關,杜絕手術感染的發生。通過科室敷料包裝的體會,對于供應室人員的嚴格要求,健全的崗位職責,現在我們每天能夠順利的為手術室提供質量過關的敷料包達50個以上,系統整體的敷料包裝管理能夠為手術室提供質量保證的敷料包。
總之,一切工作必做于細,樹立第一次就做好的思想,從而發揮最大潛能,做好質量管理。標準化的工作流程是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以國家消毒技術規范為標準,以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為核心將其工作流程加以科學的規范使之成為本專業的衡量尺度,對預防醫院感染,減少微粒危害,保證無菌敷料包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梁淑萍. 淺談手術室輔料包裝集中消毒供應室管理體會. 中外健康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