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護士在靜脈輸液操作中受到傳染血液疾病的巨大危險。隨著國家衛生部對醫療質量管理活動的深入開展,職業損傷在醫院感染管理中日益受到高度
重視,而針刺傷是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種職業性傷害。調查結果顯示護士針刺傷高達60%,護士接觸血液傳染病人26%之高,針刺傷不僅引起皮膚黏膜損傷,更
危險的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在icu病房,由于收治病人大多病情危重,實施介入性治療多,護士執行治療和護理操作頻繁,尤其是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在
icu非常普遍,由此發生針刺傷的危險也非常高。在臨床輸液操作中選擇安全型留置針,針芯拔出后立即入銳器盒尤為重要。調查結果顯示護士在靜脈治療時使用
防護用具僅占8%。戴手套是護士在護理操作過程中減少血液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有經常戴手套習慣的醫務人員其皮膚黏膜被醫療器械損傷和直接接觸病人血液
的機會均明顯少于不戴手套者,表明穿戴手套能減少皮膚接觸血液次數并且不增加皮膚的損傷 。護士在靜脈輸液操作,面對所有的病人進行標準預防。
(2)護士在留置針操作技術上掌握高達95%~100%,操作技能比較全面,僅有少數護士不熟悉操作流程。在這方面需要繼續保持,通過科室內護士傳幫帶的作用指導年輕護士,可使使用留置針進行靜脈治療的操作技術掌握率達到100%。
(3)護士在留置針使用的相關基礎知識方面缺乏,留置針的護理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調查結果表明對靜脈炎知識的掌握護士僅占65%~75%,保
證套管針留置期間不發生靜脈炎是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問題。預防靜脈炎,首先應正確選擇套管針,多采用b-d公司生產的套管針,其管壁光滑,與人體親和性
好,不易產生靜脈炎。再者嚴格無菌操作。三是正確選擇穿刺部位,一般應選擇近端及上肢靜脈。有人認為靜脈回流緩慢和半臥位決定了下肢輸液時靜脈炎多,因為
輸液時液體和藥液滯留于下肢靜脈的時間比滯留于上肢靜脈的時間長有關。表2調查結果中顯示,護士對使用留置針進行靜脈治療后的封管知識掌握僅占65%。預
防導管堵塞,定時正壓封管或更換正壓肝素帽。目前使用的留置針封管液主要有稀釋肝素鈉和生理鹽水。稀釋肝素鈉的封管效果優于生理鹽水,大劑量優于小劑量,
原因是肝素溶液具有抗凝作用,而生理鹽水不具抗凝作用。
建議
(1)靜脈留置針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對留置針的相關知識要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不能憑經驗憑直覺進行操作,要進行專業化的護理。對臨床護士進行
靜脈治療的系統培訓,成立靜脈治療小組,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提高。通過規范化培訓,提高了留置針穿刺成功率,減少了使用中并發癥的發生,確保了靜脈
輸液安全,提高了患者輸液治療質量。
(2)使用輸液器具過程護士自我防護意識淡漠,應繼續加強護士職業安全教育及培訓,提高自我防護意識,確保護士的職業安全保護。護士在處理污染針頭中要重視針刺傷,必須嚴格執行護士職業安全防護措施,還需要做好高危操作的預防和處理。醫院管理部門要尋找和推進防護用品,使用無針系統、安全裝置等保護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