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調查重癥監護室護士工作壓力與應對方式的相關關系。[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結果]
重癥監護室護士的工作壓力平均得分為2.45,重癥監護室護士多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少用消極的應對方式。重癥監護室護士的積極應對方式與壓力程度呈顯著負相
關(r =-0.288,P<0.05);消極應對方式與壓力程度呈顯著正相關,(r=0.379,P﹤0.01)。 [結論]
重癥監護室護士的工作壓力較大,處于中等水平。重癥監護室護士有較好的應對行為,能較多地選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而少用消極的應對方式。積極的應對方式與工
作壓力程度呈顯著負相關,消極的應對方式與工作壓力程度呈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 重癥監護室 護士 工作壓力 應對方式
key word: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 job stress coping style
重癥監護室(ICU)是治療和護理各類重癥患者的醫療單位。由于所護理的病人病情危重,給ICU護士帶來很大的腦力、體力和心理上的壓力。應對作為應激與
健康的重要中間變量,對身心健康的保護起著重要作用,個體在高應激狀態下,如果缺乏良好的應對方式,則心理損害的危險度可達43.3%,為普通人群危險度
的兩倍[1]。當個體面對負性生活事件時,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設法積極地感受并解決問題),要比采取逃避現實和依靠別人對身心健康更加有益[2]。
許多研究證明,臨床護士心理問題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臨床護士較多的心理問題與其工作環境,工作風險,工作壓力等有關[3]。許多護士在出現心理緊張等
心理問題時易被忽視,更談不上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加以調整[4]。國外有研究表明,積極的應對方式如與同事討論、在職教育、成立同事支持小組、帶薪的休假
等應對技巧對緩解壓力有效[5]。但國內尚未發現此方面的報道。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選取中南大學附屬第一和附屬第二醫院的70名外科ICU護士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62份,有效回收率為88%。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問卷、重癥監護室護士壓力源量表和應對量表三部分。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和性質自行編制,主要內容包括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稱、工作年限、從事重癥監護室的年限等共8個條目。
重癥監護室護士壓力源量表由英國學者Baily[6]1980年對1800名ICU護士采用開放式調查問卷后制定。該量表由指導語和7個分量表共44項描
述條目組成。7個分量表分別為ICU護士的主要壓力源的分塊,包括:病房管理、人際關系、病人護理、知識和技能、工作環境、生活事件及晉升和獎勵7個方
面。以1-4分的形式記分,1表示研究對象感到沒有壓力,2表示研究對象有一些壓力,3表示研究對象有較大的壓力,4表示研究對象壓力很大,得分越高說明
該條壓力源所帶來的壓力程度越大。本問卷在國外廣泛使用,據報道其信度為:該量表及各亞表的重測信度相關系數在0.65到1之間[7]。研究者對問卷進行
了中文-英文-中文的轉換翻譯后,邀請了5位心理及護理學專家重新評定了中文問卷的效度,并選擇了20名研究對象的測試了中文問卷的重測信度,信度系數為
0.80。
應對量表由Lazarus[8]研制,后由中國學者盧抗生、姜乾金和祝一虹根據有關背景資料,結合國情,由三位醫學心理工作者分別翻譯,再集中逐條確定形
成中文本[9]。該量表由指導語和2個分量表共44個描述條目組成。2個分量表分別為積極和消極的應對兩個方面。量表以0-3分的形式計分,0表示研究對
象從未用該條應對策略,1表示研究對象有時用該條應對策略,2表示研究對象較常用該條應對策略,3表示研究對象經常用該條應對策略。得分越高說明該條應對
策略越經常被使用。本問卷在國內外廣泛使用,據報道其信度為:0.76[10]。
研究著選擇了20名研究對象的測試了中文問卷的重測信度問卷的重測信度系數為0.75。
2.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70份,剔除回答不完善的問卷,收回有效問卷62份,有效回收率為88%。
2.1 重癥監護室護士的一般統計學資料
所調查的62名護士全部為女性,年齡最大的為37歲,最小為19歲,平均年齡24.67±5.67。文化程度最高大學本科,5人有本科文憑,占
8.1%,26人有大專文憑,占41.9%,31人為中專文憑,占50%。所調查的護士職稱為:1人為主管護師,占1.6%,24人為護師,占
38.7%,37人為護士,占59.7%。所從事監護室工作的年限平均為3.82±0.54年,最多為16年,最少為1年。
2.2 重癥監護室護士的壓力程度
7種主要壓力源的得分介于2分與3分之間,即重癥監護室護士的壓力程度介于感到有一些壓力與有較大壓力之間。其中壓力程度最高的是病人護理,得分為2.58,壓力程度最低的是生活事件,得分為2.03,詳見表1
表1 7種主要壓力源順位排序
壓力源
|
均分
|
轉換得分
|
SD
|
最小值
|
最大值
|
病人護理
|
25.84
|
2.58
|
5.67
|
13
|
37
|
人際關系
|
17.71
|
2.53
|
4.48
|
8
|
28
|
晉升及獎勵
|
7.55
|
2.51
|
2.34
|
3
|
12
|
知識與技能
|
14.68
|
2.45
|
4.45
|
6
|
24
|
工作環境
|
16.69
|
2.39
|
4.45
|
7
|
28
|
病房管理
|
21.74
|
2.38
|
5.25
|
10
|
31
|
生活事件
|
4.06
|
2.03
|
1.46
|
2
|
8
|
2.3 重癥監護室護士所用的應對方式
積極應對方式統計所得均分為1.71,表明重癥監護室護士采用積極應對方式的頻率在有時用和較常用之間;消極應對方式統計所得均分為1.0,表明重癥監護室護士有時使用消極應對方式。重癥監護室護士更經常使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詳見表2。
表2 重癥監護室護士所用的應對方式
應對方式 均分 轉換得分 SD 最小值 最大值
www.qhzkw.net
積極應對 46.32 1.71 9.69 28 70
消極應對 17.05 1.00 5.66 8 37
2.3 重癥監護室護士的應對方式與壓力程度之間的相關關系見表3
重癥監護室護士的積極應對方式與壓力程度呈顯著負相關(r =-0.288,P<0.05);消極應對方式與壓力程度呈顯著正相關,(r=0.379,P﹤0.01)。具體內容詳見表3。
表3重癥監護室護士應對方式與壓力程度的相關性
條目 壓力總分 病房管理 人際關系 病人護理 知識技能 工作環境 生活事件 晉升及獎勵
積極總分 r -0.288* -0.263* -0.281* -0.331** -0.296* -0.047 -0.037 -0.118
p 0.023 0.039 0.027 0.009 0.019 0.719 0.773 0.361
消極總分r 0.379* 0.296* 0.274* 0.489** 0.270* 0.298* 0.05 0.130
p 0.00 0.02 0.031 0.000 0.034 0.01 0.702 0.315
3 討論
3.1 重癥監護室護士的壓力程度
研究表明中國ICU護士的壓力處于中等水平。與國外的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差異。Goodfellow[11]等人研究證明國外ICU的護士壓力程度較
大,ICU護士的主要壓力源為環境的因素和對事業發展的擔憂。這可能與工作環境及要求不同所導致。Sawatzky[10]的研究指出ICU護士的壓力源
有:噪音和常規的工作程序、病人不必要的生命的延長、緊急情況、收入和轉出不穩定的病人、為所做的決定負責任、知識不充足和對環境不熟悉。本研究中ICU
護士的主要工作壓力是:對危重病人的護理、人際關系、晉升及獎勵、知識與技能和工作環境。生活事件給ICU護士帶來的壓力較小。
3.2 重癥監護室護士的應對方式
重癥監護室護士多用積極的應對方式,應用頻率在有時用和較常用之間,少用消極的應對方式,應用頻率為有時用。這與Goodfellow
A[11]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而與張錦的研究結果所說的ICU護士的應對方式簡單、不恰當、多采用發脾氣等方式發泄不良情緒不相符[12]。這可能與研
究對象的不同以及各研究的研究對象的代表性不是很強有關。
3.3 重癥監護室護士壓力與應對的相關關系
本研究顯示應對方式與壓力程度之間存在相關關系,積極應對方式與壓力水平呈顯著負相關,消極應對方式與壓力水平呈顯著正相關。說明積極應對方式運用越多,重癥監護室護士的壓力水平就越低,而消極應對方式運用越多,壓力水平就越高。
4 結論
中國ICU護士的壓力處于中等水平。但這些護士有較好的應對行為,能較多地選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而少用消極的應對方式。而積極應對方式與壓力水平呈顯著負
相關,消極應對方式與壓力水平呈顯著正相關,提醒護理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應對方式與護士壓力之間的關系,深入研究本單位護理人員的應對行為和應對方式,護
理部可以邀請相關的專業人員對護理人員進行如何采取有效的應對方式應對工作和生活壓力的講座。從而促進護理人員更多地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少用消極的應對
方式。
參考文獻:
[1] Androws G. Life events stress,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Journal of Nerve
Mental Disease. 1978,166:307-316
[2] 石林. 婚姻離異者應對方式的研究.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8,12(4):198-202
[3] 茅志娟.俞杰.臨床護士心理狀態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國際中華心身醫學雜志,2000, 2(1):48
[4] 陳建華.何文.心血管病房護士心理素質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1998,13(2):14
[5] Heuer-L;Bengiamia—M;Downey—VW et al.Nenatal intensive
care nurse stressors:an American study.Br-J-Nurs,1996, 5(18):1126-30
[6] Baily,J.T. Job stress and other stress-related
problems.In K.E.Claus and J.T.Baily(Eds.)Living with stress and
promoting well-being .st,Louis:The C.V.Mosby,1980
[7] Ruth L, Sally Chan, Susanna Chan. The stressors of nurs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Nurse Journal,69:17-24,1995
[8] Lazarus RS, 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1984
[9] 盧抗生, 姜乾金,祝一虹. 中老年人的應對方式初探.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 14(2):93-95
[10] Sawatzky-JA. Stress in critical care nurses: actual and perceived. Heart-Lung,25(5):409-17,1996
[11] Goodfellow. A ,Varnam. R, Rees, D. Staff stress o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 comparison of doctors and nurses. Anaesthesia,
52(11):1037-1041,1997
[12] 張錦 重癥監護病房護士心身健康狀態的調查分析. 中華護理雜志,
33(2):106-108,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