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病人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對醫療技術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趨勢。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熟悉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維護法律的尊嚴,規范護理行為,保護病人和護理人員的合法權益。
■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
1.侵權行為
新《刑法》第335條規定: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護士管理辦法》第4章第24
條規定:護士在執業中得悉就醫者的隱私,不得泄露,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如護士不遵守職業道德或無意中泄露了病人隱私,給病人造成了心理障礙,便侵犯了
病人的隱私權。《護士管理辦法》第19條規定:未經注冊者不得從事護士工作。窗口期(畢業第1年實習期)護士,無證護士單獨值班上崗,就形成了非法執業。若對病人造成了傷害,以非法行醫罪處理。《護士管理辦法》第21條、第22條、第23條特別強調重視病人的知情權,病人在診療護理活動中享有知情權、同意權、選擇權、平等享受醫護權、監督自己醫療權和實施的權利、享受健康教育的權利。《消毒管理辦法》規定:護士執業時要掌握消毒知識,牢固樹立消毒隔離觀念,嚴格執行消毒滅菌常規。如護士對一次性使用的醫療衛生用品用后未及時毀形、回收、消毒,
就違反了《消毒管理辦法》第2章第8條;對器械、空氣和物體未進行嚴格消毒,就違反了《消毒管理辦法》第2章第9條;對病人的污物未進行消毒處理,就違反
了《消毒管理辦法》第2章第10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護士參與傳染病的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對傳染病人實施臨床護理。護士執業時,對傳染
病隔離不當,使傳染病傳播或流行,對傳染病人污染的水、污物、排泄物未進行消毒處理,違反了《傳染病防治法》第6章第35條款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規定病人有權利復印部分病歷。若醫療機構、護理人員不給復印,就侵犯了病人的權利。
2.疏忽大意與瀆職
(1)簡化程序,違反操作規程如對病人責任心不強,交接班不認真,巡視不到位,觀察不細致,溶解藥物不完全,抽吸不干凈,皮試劑量、濃度不準確等造成病人延誤治療和檢查、墜床、窒息、死亡。
(2)護理過失如三查七對不嚴格,導致發錯藥、輸錯液(血)、打錯針、抽錯血、手術室接錯病人;錯誤使用醫療器械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盲目執行口頭醫囑,過后未及時讓醫師補醫囑;違反操作原則和規程,造成醫源性感染。
(3)藥品管理混亂只看包裝不看藥品,只看頭,不看尾,不查看藥物劑量,思維定勢(藥物外形相似,放置位置一樣),不懂裝懂,思想不集中,想的和拿的不一樣。
(4)玩忽職守脫崗、睡覺,將嬰兒俯臥,拒收危重病人,拒絕搶救治療欠費的危重病人,發現用錯藥不及時報告導致病人死亡。
(5)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護士編制不足,超負荷工作,一旦病人突發病情變化,護理工作不到位而出現疏漏;新護士單獨值班時臨床經驗不足和操作技術不熟練,情緒波動的護士與病人溝通障礙,造成病人及家屬不滿、投訴,引發護理糾紛。
(6)護理記錄書寫不當由于護士素質參差不齊,且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存在的問題很多,如缺記、錯記、涂改、刪除、丟失、字跡不清楚,寫錯后重抄他人記錄
等,記錄沒有做到客觀、及時、準確、真實、完整,缺乏連續性,或主觀臆造,隨意篡改等現象,而且過于簡單,關鍵環節無記錄,主觀性資料過多,醫護記錄不一
致,轉抄醫囑致使信息傳遞的環節增多,護理差錯發生機會多,法律證明作用削弱或查找原始醫囑困難等。
■自我保護措施
1.強化法制觀念認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新《刑法》、《消毒管理辦法》、《傳染病防治法》等其中與護理有關的內容,學法、懂法、守法,遵章守則,自覺用法律約束自己,維護法律的尊嚴,保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2.尊重病人的合法權益
尊重病人的隱私權,必要時遵守醫療保密制度,重視病人的知情同意權、選擇權、平等享受醫療護理的權利及監督權。護士在做任何操作時,必須履行告知義務,在
病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若病人對操作不理解,提出質疑或有抵觸時,應耐心解釋,反復講解,如病人仍不接受則要尊重病人的意見,同時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
3.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服藥、注射、輸液、輸血查對制度及手術病人的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制度、危重病人搶救和上報制度、
護理查房制度和醫囑執行制度等,依法執業,持證上崗,規范護理行為;及時巡視病人,密切觀察病情,切實明確分級護理內容;各種藥品分類妥善保管,定位放
置,經常檢查有效期,搶救藥品、物品、器械完好適用;限定口頭醫囑的使用范圍,對醫囑有疑問及時提出,切勿不懂裝懂;遇到疑難問題及時請教匯報,不可越職
和感情行事,不擅自處理。
4.加強培訓,提高業務技術水平規范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窗口期護士不能獨立工作,必須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工作。增加護士編制,提高護士素質,加強理論學習和技術培訓,提高技術水平。
5.健全組織,強化管理建立健全質量控制網絡系統,強化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控制,定期分析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并及時整改、評價。嚴格執行護理缺陷登記上
報制度,同時積極采取補救措施,減輕或消除不良后果,必要時雙方共同封存相關藥品、器械、一次性醫療用品,保管好相關記錄、檢驗報告,以備鑒定。護理部接
到報告后,立即組織調查討論,分析原因,進行定性、處理、整改。如不按規定報告或隱瞞者,發現后嚴肅處理。
6.規范護理文書護理文書是重要的法律依據,因此,必須遵守認真、客觀、真實、及時、完整、科學,與醫療文件同步的原則,禁止涂改、刪除、偽造、隱匿、銷毀丟失、主觀臆造、隨意篡改等,避免遺漏重要的癥狀和體征。
7.增強防范意識,抓好關鍵環節重點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關鍵病人,急危重癥、新入院、術前術后、大批傷員和社會知名人士等;關鍵護士,實習護士、新上
崗護士、情緒波動以及科室質控護士等;關鍵時間,節假日、中班、夜班、交接班、檢查治療前后以及臨下班前半小時;關鍵環節,病情觀察是否仔細認真,是否隨
時報告,執行醫囑是否到位;關鍵地方,如治療室、ICU室、手術室等。通過控制這些環節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隨時糾正工作中的不足,迅速糾正偏差,避免
和杜絕護理缺陷及差錯的發生,糾正事故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