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青年護士發生安
全防范能力不足的原因。方法:將2008年我科青年護士在科內發生的16例護理安全投訴進行總結分析。結果:其發生與青年護士專業知識欠缺、臨床操作不熟
練、應急應變能力差、工作缺乏條理性、環境角色適應不良、職業意識及法律意識淡薄有關。結論:加強青年護士崗前培訓、強化其法律意識及職業意識、盡快提高
她們的綜合素質,可以提高青年護士的安全防范意識,預防護理糾紛發生。
關鍵詞 青年護士 防范能力 分析對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護理的內涵在不斷的擴大,護理人員的缺乏新員不斷的充實到目前人員不足的護理隊伍中,導致護理人員的年輕化。筆者對我科所發生的16起科內投訴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防范措施,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
科2008年科內投訴16例:(1)解釋溝通不到位3例,占投訴比例18.75%;(2)服務主動性差,占3例,占投訴比例18.75%;(3)投訴護士
靜脈穿刺技術差2例,占投訴比例12.5%;(4)因輸液卡書寫不規范引發2例投訴,占投訴比例12.5%;(5)危重病人觀察能力不足4例,占投訴比例
25%;(6)護理法律意識淡薄引發的糾紛2例,占投訴比例12.5%。
2 原因分析
2.1 工作主動性差:青年護士中獨生子女比例高,自我意識強,以我為中心者大有人在,沒有徹底轉換從學生到護士的角色.工作缺主動導致患者投訴.
2.2 專業知識不扎實,操作不熟練:青年護士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的積累,臨床上遇到問題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護理指導和健康教育不全面,技術操作不夠熟練.
2.3
工作應變能力差,嚴重影響護理質量:缺乏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能力,表現為對科內設備的使用,故障的排除以及心肺復蘇的程序與方法未完全掌握,不熟悉
急救藥品的作用與用法,對危重病人觀察不到位.吸痰不徹底造成患者呼吸困難及窒息3起,管道固定不牢,翻身致深靜脈置管脫出2起,引流管脫出2起.
2.4 工作條理性差:新護理單獨值班遇到患者較多時,工作無條理,無計劃,心中無數,顧此失彼,忙亂無序.
2.5
人際關系不協調,心理壓力大;青年護士由于缺乏與人有效溝通的技巧,人際關系不協調,踏入工作崗位后,面臨新的工作環境,新的同事,人際關系產生心理壓
力,另一方面,不能適應從護生到護士的角色轉變,心理壓力大,同時由于頻繁的晝夜倒班,生活節律紊亂,加上新護士比較年輕,愛動貪玩,導致夜間精神疲憊,
工作分心而出現護理缺陷.
3 對策
3.1
加強崗前培訓,樹立良好的職業意識和法律意識:上崗前護理部統一對新護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與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學習,護士行為規范,語言溝通技巧,禮儀培
訓,護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利用案例分析講道理,使青年護士明確自己的合法權益,了解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用法律觀念自律職業行為,有效地
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
3.2
注重應急應變能力的培養:組織青年護士認真學習應急風險預案,讓其熟悉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理程序及方法,并對各種危,急,重癥的搶救程序進行模擬場景訓練,
加深印象.護士長在護士試用期嚴格考核,在其熟悉掌握各種搶救設備的性能,搶救藥品作用及用法后,方能單獨值班。
3.3
制定青年護士培訓計劃(五年制),加強晨間提問,加強專業理論學習與基礎操作培訓:護士長根據科室特點制定系統的業務培訓計劃。首先抓好基礎操作訓練,
如:吸氧,吸痰,輸血,導尿等,其次強化專科技術培訓,如心電監護儀,微量泵,搶救演習,待青年護士具備獨立操作能力時方能上崗,同時利用業務講座,業務
查房,讀書報告會等形式強化理論學習,并定期考試,逐步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
3.4 合理調配人力資源:首先護士長排班時注意新老護士合理搭配,以便遇到特殊情況互相配合。其次根據不同護齡,安排不同的班次和工作任務,如有危重患者或患者較多時,可適當增加護理人員,實行彈性排班以科學合理地利用人力資源。
3.5
注重人性化管理,提高其心理素質:青年護士上崗后,護士長要以關心,提醒,疏導,幫助,鼓勵,理解為主導,主動找青年護士談心,了解其心理狀態和需求,根
據不同的特點給予幫助和指導,緩解其心理壓力,根據每個新員不同特點為其配備適合的帶教指導老師,使其能合理安排工作,處理好人際關系,順利度過工作適應
期,通過學習優秀護士的先進事例和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訓練自我調節能力,正確面對壓力與競爭,成功與挫折,使其保持健康良好的
心態。
參考文獻
1.王立娟,李海霞.護理差錯原因分析與防范措施的研究進展.現代護理,2004;10(3):258
2.左月燃.對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認識和思考.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91
3.朱曉紅,李淑迦.強化法律意識防范護理糾紛[J].現代護理,2004;10(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