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實習護士的帶教方法
【關鍵詞】 臨床實習
臨床實習是護生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是護生向護士角色轉變的重要階段,要使護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熟悉手術室環境,掌握操作技能,盡快適應手術室工
作特點,為一年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牢固基礎。現將2000年1月以來,筆者對我科實習的200名實習護士帶教中采用的方法介紹如下。
1 對象
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我科實習的護士200名,均為女性,年齡18~22歲。其中,中專生158名,大專生37名,本科生5名。
2 方法
2.1 進行入科教育、熟悉環境 由帶教老師介紹手術室環境、布局、工作人員、各手術間情況及物品放置、手術種類等,消除陌生感。
2.2 制定帶教計劃 手術室是一個獨立、全新的科室,與臨床科室存在著本質的區別,新護士從入科到能獨立完成一般工作,大約需3個月的時間,這一階段應從最基本的專業知識及技能開始,帶教老師對她們應多指導并與其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2.3 帶教方法
一般為第一周見習,重點是術前訪視及接送患者的規則。第二周為無菌持物鉗的使用及無菌物品的取放,做到放手不放眼。第三周為系統介紹無菌包的打開及一般手
術的常規備物,術中藥品的使用原則。第四周循序漸進,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第二個月可讓護生了解手術步驟,由帶教老師一對一讓護生了解器械護士的職責、手術
步驟及手術器械的清洗與保養,每周考核一次,了解護生的掌握程度,同時鞏固第一個月的學習內容。第三個月,增加護生的動手機會,從而達到由了解到掌握的學
習目的。
2.4 強化整體護理理念
在培養護生的實際能力時,我們要求護生首先將自己介紹給患者,采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得到患者的認可和信任。例如:術中患者大多數都有因麻醉作用而導致肢
體不能移動,時間久了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如不及時調整,患者就會煩躁,從而影響到手術的進行。因此,我們要求護生應適時地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條件下幫助
患者按摩被動肢體,以緩解疲勞,這樣既能滿足患者對舒適的要求,又能提高護生對整體護理的認識。同時,在實習中我們應鼓勵護生與醫生、護士充分溝通,以增
進了解,加強合作,從而減輕護生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境,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
3 結果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實施,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強化了護生的無菌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協調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理順了與患者、家屬及其他醫護人員的關系,為護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