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活動”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業中廣泛推行。5S是指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
(seikeetsu)、素養(shitsuke),因為這五個詞的日語中羅馬拼音的第一個字母都是“S”,所以簡稱為“5S”。開展以整理、整頓、清
掃、清潔、素養為內容的活動,稱為“5S”活動,它的對象是現場的“環境”,它對現場環境全局進行綜合考慮,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與措施,從而達到規范化
管理[1]。“5S”活動的核心和精髓是素養。“5S”是有效的、科學的管理方法,它的重點是創造高效率和整潔的工作環境,提升人的品質[2]。急診科是
醫院的窗口,急、危、重病人較多,搶救任務繁重,直接反映了醫療護理工作質量和人員素質水平,也直接影響醫院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聲譽[3]。2004年11月,借我院急診大樓落成搬遷之際,我們將“5S活動”引入急診護理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將體會介紹如下。
1 醫院概況
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醫院,承擔松江區大部分的急診任務,平均日急診量400人以上。針對業務量大、工作場所欠整潔、護理人員技能有待提高等問題,2004年11月我們開展了“5S”活動,參加人員21人,其中主管護師2人,護師11人,護士8人,分成七組。
2 實施方法
2.1 組織階段 (1)成立“5S活動”推行小組,急診科全體護士參加。(2)制定開展“5S活動”的目標:改善工作環境,提升醫院形象,豐富
護理人員的修養,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護理質量,完善護理管理,提高患者滿意度。(3)開展5S培訓,利用晨會時間集中學習5S的內容、開展方法、作用、意
義等。晨間提問5S的相關內容。并制作5S的學習手冊,人手一冊,做到人人知曉,全員重視,積極參與。
2.2 計劃階段 采用頭腦風暴法,制定工作計劃,全員積極討論,暢所欲言,各人自由談論急診科現存問題,并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制定詳細的5S推行計劃,推行范圍包括急診預檢臺、各診室、搶救室、擴創室、治療室、注射室、洗胃室。
2.3 實施階段
2.3.1 整理
2.3.1.1 含義 將需要與不需要的物品分開處理。
2.3.1.2 目的 (1)增加工作場所面積,現場無雜物,行道通暢,提高工作效率;(2)減少磕碰的機會,保障安全,提高護理質量;(3)消除藥品混放、過期、缺失等不安全隱患;(4)保證搶救儀器處于備用狀態,提高搶救的效率。
2.3.1.3 方法 將各處物品整理分類:(1)不需要的東西堅決清理出工作場所,如用剩的空墨盒、垃圾、廢品等;(2)要用的東西根據使用頻
率進行分層管理,合理安排其放置位置[4];使用頻率較高的物品如各種檢驗單、處方、注射單、各操作流程做到目視化放置。使用頻率較低的物品如已用完的急
診預檢登記本置于隱蔽處。搶救車、搶救儀器做到目視化放置。推行單一便是好的原則,達到現場無不用之物[1]。
2.3.2 整頓
2.3.2.1 含義 將整理后的物品分門別類的放置。
2.3.2.2 目的 (1)物品妥善固定放置,使工作場所井然有序;(2)減少搶救室、擴創室的忙亂;(3)取用物品方便,贏得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效率。
2.3.2.3 方法 規范放置各物品:(1)物品放置于固定的地點和區域,減少尋找的時間。各規章制度的文件夾、備用的各種檢驗單、處方置于預
檢臺的文件柜內;(2)各種檢驗單、處方、注射單放置于各診室寫字臺上的文件柜;(3)搶救室各種搶救設備如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心電圖、搶救藥
品固定放置,麻醉藥品定點放置并專人保管,各搶救設備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項打印后塑封并掛于設備的相應位置,搶救車定點放置;(4)擴創室、治療室的無菌
物品、消毒液按使用頻率和失效日期的先后從前至后依次放置;(5)注射室、洗胃室的各種注射器、針頭、胃管、洗胃機、石蠟油等注射、洗胃用品定點定量放
置,做到心中有數。各種現場物品采用顏色管理法,制作小標簽,用不同顏色標名物品名稱,明確標識。
2.3.3 清掃
2.3.3.1 含義 定期清掃,確保工作場所衛生整潔。
2.3.3.2 目的 (1)改善急診科就診環境;(2)清掃儀器設備,延長使用年限,有效節約資源;(3)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從而提升護理質量。
2.3.3.3 方法 (1)劃分清掃的責任區,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負責區域,不留無人負責的區域,嚴格按時按計劃清掃。自己使用的物品自己
清掃,每班下班前清掃一次,把干凈整潔的場所留給接班者;(2)管理好醫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按規定分類處理;(3)加強儀器設備的維護與保養,保證儀器設
備時刻處于備用狀態。
2.3.4 清潔
2.3.4.1 含義 通過制度化和檢查鞏固上述3S。
2.3.4.2 目的 (1)保持干凈整潔的急診環境,方便病人就診,提升醫院形象;(2)使每位護理人員養成保持整潔的習慣,提高工作效率;(3)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上崗,樹立良好的窗口形象,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務。
2.3.4.3 方法 (1)各小組成員從自身做起,養成保持干凈整潔的習慣,做到自身儀表清潔;(2)保持工作場所各物品清潔,無灰塵;(3)
做好各診室、搶救室、擴創室、注射室、洗胃室的地面及空氣的消毒工作;(4)保證“清潔”的精神風貌,真誠服務每一位患者;(5)制定嚴格的制度,并且不
定期檢查實施情況,及時進行整改。
2.3.5 素養
2.3.5.1 含義 人人按規定行事,養成好習慣。
2.3.5.2 目的 (1)培養護理人員在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習慣、敬業精神、慎獨精神、遵章守紀方面的素質[5],培養高素質的急診護理團隊,更好地服務于病人;(2)提高業務水平,提高急診服務質量。
2.3.5.3 方法 (1)利用晨會加強對各護理人員的素質培訓,定期學習急診科各規章制度,提升大家的品質,養成遵章守紀的好習慣;(2)各
護理人員掛牌上崗,規范用語,文明服務;(3)每位護理人員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自覺提高自身水平,培養與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相匹配的職業素質。
3 結果
3.1 改善了工作環境,提升了醫院形象 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干凈整潔的環境給病人帶來舒適的就診環境,提升了醫院的形象,無形中增加了醫院的競爭力。工作場所清潔無雜物,保證了急救綠色通道的暢通,提高了搶救的效率。
3.2 豐富了護理人員的修養,提高了工作效率 “5S活動”成就井然有序的工作場所,各護理人員信心百倍,工作熱情大大提高,積極努力提高自身
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嚴格按急診科各規章制度辦事,提高預檢分診能力,也提高了搶救的能力。團體素質的整體增加,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急診科各項工作有條不
紊。
3.3 完善了護理管理,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科學的管理手段是提高醫院醫療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6]。“5S活動”的推行,使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患者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4 討論
急診科因為集中了大量的急、危、重癥病人,整潔暢通的急救環境、護理人員良好的自身素質、搶救時動作的迅速敏捷是搶救成功的重要保證。通過一年“5S
活動”的推行,急診護理質量大大提高,各搶救工作有條不紊,管理工作游刃有余,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肯定。我們在為病人提供一流就診環境、優質護理服務的同
時,也為我們護理人員本身提供了“人性化”的關懷,干凈整潔的工作場所,養成了護理人員保持清潔的良好習慣,并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增加護理人員的自信
心和工作的成就感,以更大的熱情投身到護理事業。
【參考文獻】
1 黃元元.5S現場管理.企業改革與管理,2004,1:52-53.
2 肖智軍.5S活動推行實務.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0,66.
3 潘紹山.現代護理管理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00.
4 吳清香,丁小容,劉遠新,等.“五常法”在門診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運用.現代護理,2005,11(15):1235-1237.
5 張安琴.將“5S活動”引入護理管理的思考.四川醫學,2004,25(11):1270-1271.
6 張宏,宋輝,張曉曖.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監控方法.中華護理雜志,2002,37(8):615.
作者單位: 201600 上海,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