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文關懷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護理實踐的核心是人,現代醫療服務強調以人和健康為中心,關注人的價值和需求。建立以體現人文關懷為核心的、滿足病人身心需
要、以恢復健康為目標的整體護理工作模式,是社會進步引發護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結果。這種護理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有助于醫療護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續改
進,使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識不斷豐富,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 人文關懷;人性化;護理模式
以人為本、人與社會和諧發展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強調以人為中心,關注人的價值以及人與社會、環境尤其是醫療環境的和諧成為醫療實踐的重要環
節,護理實踐的核心是人,人、健康、環境和護理影響和決定著護理實踐,而人文化的護理服務模式的實質內涵就是護理工作要以人為本,它強調人文化、個體化,
強調尊重病人的生命價值、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使病人在就醫全過程中感到方便、舒適和滿意,最終達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健康而滿足的狀
態。
1 人文關懷、健康與護理服務
。1)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是社
會文明進步的標志。(2)健康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3)護理是在各種環境中自主性和協作性對個體的照顧,不分
年齡人人共享,包括家庭、群體和社區,疾病或健康者;通過護理服務,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及照顧病患者,推動一個安全的環境,達到盡可能最佳的生活質量。
2 體現人文關懷精神的人性化護理是護理模式轉變的必然結果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以人為本、充分倡導尊重人格,滿足人的需求,人與社會和諧發展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同時,人們的健康觀念不斷更
新,人們認識到人體是和環境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體,疾病的形成是復雜的、由多因素決定,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也需要立體的綜合措施,在醫療服務中,強調
以人和健康為中心,關注人的價值和需求成為舉足輕重的重要環節,患者不但需要獲得滿意的診療,而且還有精神、心理上的舒適、安慰,治療上的參與、選擇和多
元的服務需求[1]。而人文關懷、人性化護理恰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手段和方式,這是社會進步引發護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結果,是社會對護理工作提出的必然
要求。
3 現代護理服務模式的探索
3.1 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模式
隨著“以病人為中心”的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的確立,護理服務模式不再是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制護理,而是更注重人的精神、心理、思想、情緒、環境、社
會等多方面因素的護理,而要建立以滿足病人身心需要、以恢復健康為目標的整體護理工作模式,其實質內涵就是護理工作要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尊重病人的
權利和情感、人格和隱私,滿足病人的個性化需求,關心和愛護病人,實現對人的整體關懷。它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價值、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為核心,為病人營造
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使病人在就醫全過程中感到方便、舒適和滿意的一種整體護理模式,最終達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健康而滿足狀態。它更
加注重醫院文化建設,將現代人文文化融入醫院的建設和服務之中,努力創造一個“優質、文明、溫馨、舒適、便捷”的現代化就醫環境。
3.2 實現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方法與措施
3.2.1 確立服務質量標準
根據人文精神和健康新概念來調整、確定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強化對護理人員服務主動性和體現人文關懷等內容的評價指標,建立住院病人需求分析制度,出院病人
跟蹤隨訪調查制度以及護理服務質量講評分析制度,將病人對服務是否滿意作為評價的重要標準,將病人的需要和期望轉化為質量要求和質量標準。
3.2.2 培養人文精神、強化禮儀修養
培養人文精神,除了豐富專業知識外,要不斷豐富社會學、人文學、倫理學、心理學、公共關系、行為科學、語言學等方面的知識,養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康向上
的精神面貌,以人文精神推動人文服務。強化禮儀修養,打造禮儀化的護理服務。護士禮儀是指護士在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守的行為準則[2]。優雅的外在形象、過
硬的護理技術、負責的工作態度、良好的溝通技巧是做好禮儀化的護理服務內在要求。一是基本禮儀,包括言談、舉止、儀容、服飾、個人和公共衛生等,做到語言
文明、舉止得當、行為規范、儀容整潔、服飾得體、莊重大方、和藹可親。二是職業禮儀,主要指掌握醫學知識、遵守規章制度、制定工作計劃、了解患者病情、加
強護患溝通、保護患者隱私、注重心理治療等。
3.2.3 營造人文氛圍,優化就醫環境
努力營造醫院的人文氛圍,使患者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人性化服務。一是營造人文化的醫院環境。醫院建設生態化、園林化,讓患者有親臨大自然的感覺。二是建設
人性化的基礎設施;A設施以方便、舒適、美觀、實用為準則,讓患者在診療期間既有舒適感,又有親切歸屬感。三是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溫馨化、藝術化、人
性化的布局和裝飾,根據就診人群的不同彰顯不同的文化特色,體現出對患者的熱情和關注。四是就醫流程人性化。通過導醫、分診、全程、便民及特色服務,營造
舒適、溫馨、便捷的就醫環境,良好的就醫秩序,科學的就醫流程,最大限度地縮短患者就醫時間,提供優質的、人性化診療服務。
3.2.4 努力提高護理藝術水平
護理藝術的核心是研究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做到因人而思、因人而護,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護理計劃,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3]。我們不但
要充分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知識,還要學習心理學、人文學科、社會學、操作技能,獲得專科護理的專門技術和方法,成為一個有道德素養和藝術修養的護理人員,能
夠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狀態,消除病人的思想顧慮,用高超的護理藝術完成不同的特色護理。
3.2.5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規范服務行為
一是要熱愛本職工作,忠誠護理事業,倡導奉獻精神。二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對病人盡職盡責。三是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為病人服務的自覺性,對診治工作密
切配合,對患者的生活上精心照料。四是工作嚴謹、審慎、無誤,認真觀察病情,防范差錯事故。五是嚴格規章制度,遵守操作規程,規范服務行為。牢固樹立制
度、規程就是質量和生命的理念,嚴格規范服務行為。六是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技術水平。
3.2.6 健康教育人性化、個性化
每個人不僅存在身體和心理的不同,更有年齡、職業、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等不同[4]。要針對不同的人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不僅要講解與疾病相關的知
識,還要針對其存在的心理和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和開導,使患者得到及時、科學的健康指導,能夠在疾病的各個階段獲得相關的健康知識并逐步培養、建立良好的衛
生行為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狀態,在獲得良好治療的同時,運用相關健康和衛生知識去更好地維護健康!
3.2.7 服務方法多樣化、服務內容層次化
一是開展全程服務,將服務過程涵蓋院前、院中、院后的全過程;二是堅持服務內容層次化,能夠對有著不同服務需求的病人提供不同的服務;三是推行非專業服務
后勤化、市場化,使醫務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服務;四是努力使服務質量最優化,強化人員素質培養、技能提高,不斷完善質量監控和質量評價體系;五是推進服
務方式親情化,對病員做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呵護,使病人感到親人般的溫暖;六是堅持服務過程公開化,強化服務的監督作用,增強服務內容的透明度。
4 評價
醫院通過大力倡導人文關懷服務模式,一是大力推進了醫院文化建設,全面提升了醫院的社會形象,勢必贏得良好的社會形象和社會效益;二是在社會樹立起良好的
職業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提高醫院的信譽度,提升醫院綜合競爭力;三是有利于在全社會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氛圍,有利于人性、愛心、親情的張揚,有利
于宏揚社會美德,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四是使人與社會的適應性不斷增強,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識不斷豐
富,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五是強化了護士的人文觀念,提高了護士的思想道德水準、知識水平和服務能力,使護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助于醫療護理服務
質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 周君.未來趨勢-護理人性化服務.中國醫院管理,2003,12:48.
2 鄧行愛,鄭耀珍.給予人文關懷,深化整體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3,38(9):707.
3 施衛星.人文精神,整體護理發展的內在動力.中華護理雜志,2000,35(7):391-393.
4 吳春容.醫院的人性化服務.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4,2(3):113.
作者:閆新鳳 作者單位:221009 江蘇徐州,徐州市中心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