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護士在澳洲
Bridging Course結束后,有半個月的假期時間。主課start 2月底。有些 bridging 的同學趁這半個月假期回去過年了。但我不想回去,當初出國前決定不拿到注冊護士證就不回去。所以第一年的春節我沒有回家。主課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很不適應,自己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因為國外大學的學習方法和國內有很大不同。Require us do lots of pre-reading, and you need to spend a lot of time to digest the knowledge. 很多單詞我還是不知道,不得不查字典,每讀一篇文章花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我們那個班是international class, 總共有2個中國人,一個是北京的,另一個就是我了。其他有從新加坡,India, Japan, Thailand, 還有local students.反正是multiculture。有幾個local students,以前就是護士,因為生孩子和照顧小孩去了,她們的registration expired。 澳洲這邊,護士要求每年至少要上幾個shift,so can maintain their validation of registration. 記得第一學期有4門科,分別是:Professional Practice Issues,Health assessment, Palliative care, Social culture professional health.其中palliative care 是optional course. Professional Practice Issues 是主課,主要是分析案例和病歷,涉及到Law 和醫療倫理 的方面,上課也主要是小組討論的形式。 Health assessment 是主課,關于體檢身體方面的,有一個作業,最后要考試。考試要找個partner, 你做她的身體檢查,從頭到腳,檢查神智清楚否,神經中樞等,包括Inspection, Palpation, Percussion, Auscultation.也就像是中國中醫里面的望,聞,問,切。Social Culture那門課也是主課,我覺得學起來很有意思,主要是介紹澳大利亞的醫療發展史和澳洲的土著人的culture,以及他們的醫療衛生情況。選擇palliative care 這門課程也是個偶然,當時有好幾個選擇,但我想以后在內科工作,(我在國內也是干的內科)就選了它。(但沒有想到以后我卻轉到了外科上班)這個課程是在一家palliative care 醫院上的,最后還有一天見習,由一個RN帶你上一個shift,從接班到交班,整個過程要求寫篇Reflection. 還有Case study.我覺得第一學期的課程都不難。難的是第二學期。
我剛上Nursing Course 時在一家Nursing Home打過一段時間工,這是我的第三份工。每小時$14.5,下午上班的話有15%的額外補貼,周六是50%,周天是75%的額外補貼,如果public holiday 做工的話有150%的額外補貼費。我做的是part-time,只能每周6和周天做工,平時周一到周五要上課。從上主課一直到畢業,我周六和周天從來沒有真正的休息過,這也給我上后來的Master of Nursing賺了一筆學費。但我第三份工做了沒有幾個月就換到另一家nursing home去做了,這是我的第四份工,因為這家pay 的比前一家高,每小時$18.8,還不算額外補貼費。有個比我早來一年讀Nursing的朋友,她和我說了這邊護理是要幫助病人和老人洗澡的,我就有點心理準備了。但是到了Nursing Home,初次看那個情景,讓我很是震驚。自己在國內從來沒有干過這個,更別說幫老人喂飯了。出國的時候父母給我了一筆錢足夠學費和生活費,但是我不想在花他們辛苦賺來的錢,決定還是自己賺錢給自己花。就還是硬著頭皮干了這個,沒有想到一干就是直到我Nursing畢業。在我畢業后直到找到去醫院工作,還在那家Nursing Home 做了一個月的RN。不得不說,在養老院干的那段時間,我英文口語還有聽力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這也為我后來移民考試考IELTS(我考的是A類,我沒有考G類,因為我以為護士移民非要A類的 IELTS)多少幫了很大的忙。我周圍認識來學Nursing 的人,上學的時候基本上全部都在Nursing home做過工,一個原因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另一個就是money.
其實這邊的護理和國內有很多的不同,以前覺得幫病人洗澡是Carer干的活,后來在醫院上班發現護士也幫著 Carer干。現在我在Intensive Care Unit上班,護理心臟手術后的病人比較多,手術后幾個小時就要幫病人翻身搽身,病人都還帶著呼吸機,要3-4個護士幫忙翻身搽。剛上班的第一個月覺得有點累,現在也習慣了。
關于澳洲護理和中國護理的不同之處,這個我想在以后我的貼上詳細的說說。
第二學期開始了,課程包括有:Research foundation in nursing,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ntract, and Understanding Dying. 上學期我了Palliative care, Understanding Dying 是它的延伸課程。先說說Research foundation in nursing,是教你怎么去Critique nursing articles, 有點像Bridging Course 學的Tertiary study skills那門課程,但有所不同,它要求你critique 后,給出suggestions。最后這門課有個final exam.整本書都要看和記,覺得還是有點難度的。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這門課要求你寫自己個人的portfolio,有點帶個人resume的性質,但要比resume要寫的東西多,要根據ACCN policy來衡量自己來寫。最后還帶個很大的case study。有的同學交作業的時候,portfolio用了兩個大筆記本夾。Professional Practice Contract 這門課,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理論考核,還一個就是實習。如果你不想申請RN只是想拿個degree, 你不必去實習。但如果是要申請RN的話,就要去實習1個月,地點你可以自己定,但一定要和老師商量。還有一種就是學校安排實習地方有醫院或是養老院等。這門課程考察不光是你的語言能力還有你的工作協調各個方面。相當于是你當RN之前的一個臨床考核。我選的是一家高級養老院,當時想著在養老院打了幾個月的工,應該都對這套熟悉了,過關應該很容易吧。但是我第一天去報到實習,見到我的preceptor(相當于代教老師),一個RN,我就感覺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了。她從一開始見到我,就從來沒有對我笑過,我對她打招呼和自我介紹,她還是冷冷的看著我,搞著我每次看見她就心理有點怕。在養老院里RN是最大(除了manager),所有的人包括廚房的人都要聽RN的。她竟然不讓我去做RN的活,她要我去幫carer給老人洗澡喂飯。我心想第一周我忍了,就去做了。在養老院里,RN就是發發藥,換換dressing 什么的,如果Doctor來了的話,陪醫生看看老人的情況,沒有什么太大的事情。第二周,我和她說我能不能看她發藥,和她一起做點什么事情,但她還是讓我去幫carer。我心里不太愿意,但還是不得不去做,我能有什么辦法,到時候實習結束后,她如果在評語上寫的不好,我就會fail。我私下問了問我的幾個同學,問她們給不給老人或病人洗澡,她們都在其他的地方實習,她們都說preceptor沒有讓她們干這么多,主要是幫著發發藥和換dressing 什么的。我把事情和boyfriend說了說。他馬上說不好,要趕快和學校的導師聯系,這個帶教RN有點問題,可能不喜歡中國人。我趕快給我的Course coordinator寫了封信,描述一下我的處境和她的關系。但我不能說她排華,因為她并沒有從語言上說出來,只是從行為上表示出來了,我在信上寫了可能帶教不太喜歡亞洲人。我的信還沒有發出去,第二天我被通知我們的老師明天要過來看我了,那個帶教老師突然改變她的主意,讓我和她一起去發藥,和換dressing。然后不停的問我問題,問的我頭都大了。結果第二天老師來看我后,因為就昨天她才我做的RN的工作,很多項目都沒有完成,所以無法完成評估。我們每個見習的學生學校發了個人實習鑒定表,preceptor要根據上面的項目來assess你,最后寫評語,她可以不讓你過關如果preceptor 認為你沒有完成和達到要求。但是昨天她才讓我和她一起做RN的工作,老師說她都不太相信這件事情,因為都實習3周了。我跟老師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說了一遍,老師說這個事情要和學校的course coordinator 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