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女性骨質疏松的原因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松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于骨質吸收增多所致。發病多緩慢個別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為特征生化檢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見骨皮質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縮類骨質層不厚。 絕經后骨折疏松是指女性絕經以后出現的骨質疏松,一般發生在絕經后5-10年。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癥在早期往往無明顯的臨床不適,因而常不被患者重視。一旦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則會出現骨骼壓縮、身材變矮、骨折(常見部位為橈骨遠端、股骨頸、錐體等)。 相關數據顯示,絕經后女性大多缺乏及時預防的意識,致使出現一系列骨相關事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而事實上,對患者髖部骨折后進行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可使其再次發生骨折的危險性減少一半。因此,當出現骨折后不妨追根溯源,及早施加干預手段。飲食、運動、檢查,這三大方面的干預措施對于絕經后的婦女而言尤為重要。的全身性疾病。 骨折及由于骨折引起的并發癥使患者的病殘率及死亡率大大增加。因此如何預防絕經后骨質疏松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措施必不可少
1.多食含豐富鈣質的食品。如牛奶、紫菜、蝦皮、豆制品、芹菜、油菜、胡蘿卜、黑木耳、蘑菇、芝麻等。食物保鮮儲存可減少鈣耗損。高粱、蕎麥、燕麥、玉米等雜糧較稻米、面粉含鈣多,平時應適當吃些雜糧。
2.適當安排可以強健骨骼的運動項目。太極拳、體操、步行與站立等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有很大意義。每日累計2~3小時的站立與步行,可防止鈣流失。跑步、打球、跳舞及腹背和四肢適當的負重可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張力,令骨骼承受一定的壓力,從而強健骨骼,減少骨折的機會,對抑制骨質疏松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