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K缺乏癥的治療措施及其預防措施
維生素K缺乏癥的診斷預防和治療
診斷根據癥狀,體征和病史可疑診為維生素K缺乏的可能.當PT和PTT延長時即可確診.治療性試驗有助于排除肝臟病患.如果給以1mg溶于多氧乙基化脂肪酸Ⅳ的葉綠醌(也稱為可注射的維生素K1 )可在2~6小時內明顯增加凝血酶水平,則不可能是肝臟疾病.[維生素K1 是用作為藥物的葉綠醌制劑的美國專利(USP)通稱,可注射或口服].其他的疾病,如壞血病,過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癥并無低凝血酶原血癥的特征。
預防有人推薦給新生兒常規使用維生素K1 0.5~1mg,以預防低凝血酶原血癥,降低產外傷所致的顱內出血的發生率.在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時,也可預防性使用.要不在預產期前1周給母親使用預防劑量(2~5mg/d,口服)的維生素K1 , 或在分娩前6~24小時給以維生素K1 溶液(2~5mg,肌內注射).服用抗驚厥藥物的妊娠婦女分娩前2周應每天服用維生素K1 20mg以預防胎兒出血.母乳葉綠醌含量低并非由于攝入不足,也不能通過每天吃進去的新鮮綠葉蔬菜貯存。
治療葉綠醌是所選擇的制劑且以維生素K1 通稱應市.它可用于治療低 凝血酶原血癥,特別是來自于香豆素或茚滿二酮的抗凝劑衍生物所引起的.2-甲基萘醌鈉二硫化物對這些拮抗劑無效,因為它轉化為維生素K2 類的效力很低(1%).一有可能,應給以維生素K1 皮下注射或肌內注射.成人常用劑量為10mg肌肉注射.在緊急情況下,10~20mg可注射的維生素K1 溶于5%葡萄糖或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注射,速率每分鐘不超過1mg(極為少見的是,甚至在維生素K1 適當地稀釋且緩慢給予時,仍可發生類似于過敏的嚴重反應,包括休克以及心跳和呼吸停止).如果PT并未令人滿意的降低則可在6~8小時內反復使用同一劑量,通常在1~2小時內即可生效.在大多數病例,該治療在3~6小時內有效.服用抗凝劑的病人可口服維生素K1 5~20mg以非緊急地控制低凝血酶原血癥,有益作用在6~10小時內通常很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