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護士 七成有便秘
●調查顯示工作壓力越大的護士便秘發生率越高
●專家:對付便秘要注意內外兼修
今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針對400多名護士的調研顯示,越是壓力大、忙碌科室的護士,其便秘患病率越高:心內科護士便秘患病率為77%,重癥監護室護士患病率74%,而老年科、血液科僅為26%和17%。
長期便秘不僅給人帶來腹痛、腹脹、口臭等生理上的不便,還會導致精神壓抑、失眠等問題。為解決便秘問題,很多人十八般武藝輪番上場,但是由于存在一些認識上的盲點,導致事倍功半。
盲點一:瀉藥當“良方”
很多有便秘問題的人幾乎都存在一個惡習,只要2~3天不能正常如廁,就會去藥店自行選購減肥茶、腸清茶、果導片、蘆薈等藥物進行治療。來自消化領域的專家提醒:這些藥雖然效果明顯,起效很快,但常常含有大量對腸胃有極強刺激性的成分。長期服用,會造成腸道平滑肌的萎縮、腸黏膜和神經節的破壞,發生結腸黑病變,導致便秘惡化、藥物依賴性,甚至能引發癌變。
盲點二:單吃纖維素
人們總是認為,缺乏纖維素是便秘的罪魁禍首,因而一旦發生便秘就狂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其實,膳食纖維是一把“雙刃劍”,它除了可以幫助排便外,也會引起脹氣和腹痛,胃腸功能差者多食反而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
專家指出,只有那些因攝入食物過精、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以及老年人、肥胖者、妊娠婦女等,才建議多吃粗纖維食物。此外,并非所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都有通便作用,比如山藥,它性偏溫熱,吃多了反而加重便秘。
盲點三:油腥不沾
很多人一便秘,幾乎就油腥不沾,他們認為油膩的肉制品容易堵塞胃腸,導致消化不良。其實,適當補充油分不但不會加重便秘,反而會幫助腸道潤滑。例如,富含油分的芝麻,每天食用一勺,一周內就能改善便秘。另外,肉類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等多種人體必需物質,少量攝入可增進新陳代謝,潤滑腸道,維持營養均衡,不僅不會加重病情,而且還有一定的益處。
對付便秘 學走“貓步”
專家指出,對付便秘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且要從飲食、運動和心理調節三方面入手:
招數一:健康飲食,改善腸內環境
養成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適當吃些粗糧、海藻類、地下根(莖)類和新鮮果蔬等。這些食物所含的豐富膳食纖維可增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通過的時間,還可以吸附掉部分有害物質,降低直腸癌的發病機會。
此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楊月欣教授表示,他們曾對一種含特殊雙歧桿菌的益生菌酸奶做過改善便秘癥狀的臨床研究。在試驗中,服用酸乳1到2周后,受試者每周排便次數較試驗前增加48%~87%,且這種改善效果在老年和女性人群中尤為明顯。
招數二:多鍛煉腹部肌肉
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游泳、仰臥起坐、腹式深呼吸及提肛鍛煉等,可使腹肌、提肛肌、肛門外括約肌等收縮能力增強,刺激結腸蠕動,加強排便功能。
專家建議:在辦公室內久坐不動的白領,每隔1至2小時就應站起身活動一下。下班后可以提前1~2站下車步行回家,走路時盡量加大腰和胯部的轉動,像模特一樣走貓步,這能起到對腹腔按摩的作用,能夠加強胃腸的蠕動,對胃腸功能失常、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療效明顯。
招數三:舒緩壓力,放松心情
工作壓力大,精神長期緊張也是引發便秘的原因。因此,受便秘困擾的人要學會自我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