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抗生素服用時間
現臨床上應用的紅霉素主要是各種紅霉素堿微丸腸溶固體制劑以及其他各種新處方劑型,由于食物可影響紅霉素堿的吸收,故應空腹服用。近年來,隨著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一些新品種問世,擴大了藥物的抗菌范圍,改善了吸收度,降低了消化道反應,這類藥物應用又日益增多。
上世紀50年代紅霉素 (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問世后,曾廣泛用于臨床,但由于紅霉素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抗菌范圍較窄、口服吸收不完全、消化道反應明顯等原因,其應用日漸減少。
近年來,隨著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一些新品種問世,擴大了藥物的抗菌范圍,改善了吸收度,降低了消化道反應,這類藥物應用又日益增多,特別是在去年抗“非典”期間,阿奇霉素一度成為緊俏藥品。現就當前正在廣泛應用的一些品種作一介紹:
紅霉素
是經典的大環內酯類藥物,應用至今已近50年。由于紅霉素堿對酸的不穩定性,50年中先后應用不同鹽及酯化合物,劑型上先后有微粒型、分散型等普通片
與腸溶片等。紅霉素經腸道吸收,其堿又對酸不穩定,故紅霉素堿普通片口服后血濃度較低,而紅霉素硬脂酸鹽在胃中破壞較少,在十二指腸水解成紅霉素吸收,紅
霉素酯中依托紅霉素
(無味紅霉素)在腸道內可迅速而完全吸收。
現臨床上應用的紅霉素主要是各種紅霉素堿微丸腸溶固體制劑以及其他各種新處方劑型,由于食物可影響紅霉素堿的吸收,故應空腹服用。
阿奇霉素
是大環內酯家族中的新成員,自“非典”后各種劑型均廣泛應用于臨床。本品生物利用度不高,僅相當于所給劑量的37%,且食物可影響其吸收,并與劑型有關。食物可使膠囊劑吸收度下降50%,故膠囊劑應在飯前1小時或餐后2小時服用,而應用片劑及混懸劑時應避免高脂飲食。
克拉霉素
現主要應用幽門螺桿菌三聯療法,本品生物利用度也僅相當于所給劑量的50%,食物對本品吸收影響與劑型、釋放速率及患者年齡有關。因此速釋片應空腹服用,緩釋片應與食物同服,成人應空腹服用混懸劑,而兒童可將本品混懸劑與食物同服。
交沙霉素
其消化道不良反應遠低于紅霉素,與紅霉素相比對酸的穩定性高,故現是門診應用主要品種。食物可延遲交沙霉素堿吸收,但進食可增加本品丙酸酯的吸收,故本品堿基制劑應空腹服用,丙酸酯制劑可與食物同服,餐中或餐后均可。
羅紅霉素
由于其抗菌范圍與抗菌效應,現臨床上用于呼吸道感染,進食減慢吸收速率及降低吸收度,生物利用度下降21%,峰濃下降,達峰時間延遲,但牛奶及奶制品可增加本品生物利用度達15%,故應空腹服用或與牛奶、奶制品同服。
螺旋霉素
由于本品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偏低,僅為所給劑量35%,故現應用日漸減少。雖本品生物利用度較低,但食物對其吸收無明顯影響,故可空腹或進食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