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15年的護士,我發現自己并不了解患者
低熱、全身無力、心率加快……我病了。醫生說,需要輸液。
當了15年的護士,治療護理過無數名患者的我,第一次,當了患者。
輸的液體,是我日常工作中熟悉不能再熟悉的抗生素,進行著日常工作中熟悉不能再熟悉的治療。然而,在治療的過程中,一直有不同的感覺刺痛我的心房。我靜靜地在病床上輸液,突然間,打開電腦,用正在輸液的手去敲打鍵盤,我想記錄下來自己的感受。因為,我想告訴姐妹們,作為一名患者,所經受的折磨,比我們想的要多得多。
我患得是風濕熱,此病治療首選青霉素,一天3次輸液。開始,我覺得不就是扎個針,我血管那么好,好對付。時間長了,我發現,盡管是一針見血,但是扎多了,對扎針這個詞眼還是有一種恐懼心理。并不見得扎針有多疼,而是本能的一種疼得心態。既然怕疼,那就用套管針吧,3天不用扎針,還省事,多好。于是,我又開始用套管針。套管針是很方便,不用扎針受疼。可漸漸地,我發現,就算吃飯睡覺活動……,稍有不慎就因為手位置的緣故而隱隱作痛,這一刻,我體會到,套管針畢竟是患者身體里的異物。
后來,醫生建議我加一組左氧氟沙星,我照著做了。在日常的工作,很多患者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時候,都說有惡心、嘔吐的反應。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就是安慰患者一下,說些“這是正常反應、您忍耐一下”之類的話。可這次,我剛換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立刻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非常非常難受,我一邊嘔吐,一邊把調節器關掉,并告訴醫生,我不能輸左氧氟沙星。這滋味,真是不好受。也可能是我的反應太重,但是,這一刻,我真能體會到患者的忍耐,真不容易。
醫生讓我換成阿奇,我心想,這下沒事了吧。誰想,非也。這500毫升的液體,輸入血管內卻是鉆心的疼,疼得整個胳膊都抬不起來。調節器調慢點,慢慢滴。這500毫升的液體,讓我足足輸了3個小時。這一刻,我真能體會到患者的疼,又真的很無奈。
在護理崗位上,我們是正規護校出來的,在護理專業領域干了5年、10年、15年、20年……這些,似乎足以說明我們的護理經驗豐富,患者出現什么樣的疑問,什么樣的癥狀,我們都能夠解決。當我真正做了一次患者,我才發現,患者面對著心理、身體上的痛苦,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本以為15年的護理工作已經讓我游刃有余,然而,當了一次患者,我才深刻的體會到,需要了解患者的地方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