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當護士是這樣服務的!
曾經,我在一本護理學報書上讀到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寫得很惟妙。“在繁花盛開的春天,人們都去贊美花朵的美麗和芬芳。但誰又會想到那一片片默默無聞的綠葉呢?如果把醫院比做一顆生命之樹,那護士就是枝頭上一片最小的綠葉。”懷著對護士工作深深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在這里,我可要好好贊美一番我們精神科的護士們,贊美護士姐妹們的仁心仁德,贊美護士姐妹們的細心和愛心,贊美護士姐妹們的默默無聞。
打從小時候開始,我就特別期待能成為一名護士。記得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總是生病,住院期間每天跟在護士姐姐們屁股后面跑,看他們查房,打針換藥,給病人做護理,還因為好奇心去模仿她們。那時候媽媽就說:“小妹啊,醫院的醫生把你的病治好了,護士姐姐把你照顧得好好的,不然媽媽可能再見不到你了。你要記在心里,以后長大了也當個護士。”是的,因為他們,我才有了第二次生命;因為媽媽的期待,也因為自己對護士工作的向往,多年之后,我也終于戴上了燕尾帽,穿上了潔白的護士服;現在我在廣東省工人醫院工作,是一名精神科護士。
精神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每天面對的或是面無表情、或是張嘴就罵、或是違拗懶散、或是沖動打人、或是興奮不已,甚至幾個護士都控制不住的護理對象。但無論遇到的是什么樣的病人,我們都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來對待。
記得有一次夜班,有一位老婆婆不肯吃飯,我義不容辭地去給她喂起飯來,微笑地說:“老婆婆,吃飯啦!好香的飯哦!”怎料,她對著我張口大罵道:“你神經病,飯里有毒的,你想害死我啊。我不吃。”接著,她順手搶過我手里的飯碗,并把飯倒向我的身上,還往臉上吐了幾口痰液。此時,我滿身都是油膩的飯菜,滿臉都是惡臭的痰液,甚是惡心。
可我知道,我打心底里諒解她。因為她是病人,更何況,精神病人和一般病人不同,她們沒有自知力,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應該逐漸了解、同情他們,如親人般呵護,甚至與他們交朋友。過了一會,為了不激惹她,我靜靜地坐在她的身邊,用心傾聽她說話。她滿腹悶氣,喋喋不休的。大概過了十多分鐘,我面帶微笑并耐心地向她解釋:“婆婆,飯菜沒毒。我也吃這飯菜的,您放心啊。您不吃飯,會影響治療效果呢,等養好病了,就可以盡快回家了嘛。”最后,她點點頭,還吃得津津有味,還豎起大拇指微笑地說:“姑娘,你人很好,做我干女兒好不好?”還重復了一句英文:“你好beautiful , very good !”我瞬間感覺有一股暖流在涌動。這是對我們的一種肯定和信任,對我們的細心照顧、熱心服務的一種認可,甚至是從被動轉向主動的溝通。這是我們的最貴重的禮物!在這份信任肯定之下,我們再多的苦和累都是微不足道的。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患者的需要和感受,與患者多溝通,與患者做朋友,即在工作中用心傾聽,耐心解答,精心治療,細心照顧,熱心服務,衷心祝福,病人一定會感受到我們的用心良苦的。
很榮幸獲得“優質服務之星”的光榮稱號。這讓我堅信,只要努力和付出,就會得到同事和患者的肯定和信任;更讓我懂得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要不斷努力踐行我院的護理服務品牌,讓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