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需要更多理解和尊重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國際護士節是為了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于1912年設立的。而設立國際護士節的基本宗旨,就是倡導、繼承和弘揚南丁格爾不畏艱險、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人道主義精神。
現在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在南丁格爾從事護士職業的時候,正是戰爭年代,南丁格爾是作為戰地護士而聞名的,那么為什么在當今這個和平的年代,像“不畏艱險”這樣的詞語仍舊適用于護士這一職業群體身上?與其來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如直接看看最近發生在清遠市人民醫院的這起傷害護士事件:一名男子僅僅因為懷疑醫護人員對患者處理不及時,就對護士大打出手,導致護士輕微腦震蕩。
醫護人員遭受患者或患者家屬辱罵、毆打、攻擊并不鮮見,這樣的事情在全國范圍內也時有發生。護士只是一種職業,護士的職業屬性是第二位的,作為公民的屬性才是第一位的。如果穿上白大褂、戴上護士帽以后,他們連公民基本的人身權利都無法得到保障的話,也就談不上所謂的職業榮譽感,談不上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職業角色。
這種基于職業身份遭受種種“額外傷害”的群體,顯然遠不止護士這一職業。因醫患糾紛、矛盾造成的護士的職業風險,不僅會導致職業榮譽感降低,還會影響人們對于職業的選擇。假如人人都只選擇那種四平八穩、沒有任何風險的職業,那么像護士這樣的職業誰來從事,我們需要的服務誰來提供,社會又將如何維持正常、良性的運轉?
讓我們從今年的國際護士節開始愛護護士吧。不管我們從事何種職業,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理解與尊重,那么護士同樣需要,也有理由得到這樣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