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的告白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這對護士小夫妻日子過得挺紅火。
一個在手術室,一個在重癥監護室,盡管同在一家醫院,但兩人的工作都挺繁忙,見面概率卻僅為10%,但他們有個特殊的交流方式:病人轉運時護士都要簽字確認,于是他們有時會看到愛人的簽名,每每這時,他們的心情就是兩個字“開心”。
男女護士結婚,愛他細心
27歲的羅有亮是六合人民醫院手術室的男護士,妻子周美娟則是重癥監護室的女護士,兩人都是“80后”。在醫院,他們是出了名的恩愛夫妻。南丁格爾是夫妻倆心中共同的偶像。夸起自己老公,周美娟有著說不完的話。
因為工作的原因,兩人每天都在一起,朝夕相處。漸漸的,小羅對周美娟有了好感。談戀愛的時候,兩人為了能湊在一起吃一頓飯,也挺不容易,因此吃什么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重要,路邊攤、小飯店,但愛人就在你對面,吃的全是甜蜜。
周美娟告訴記者,她之所以會選擇羅有亮作為她的愛人,主要就是由于他的細心。有一次,周美娟因為“大姨媽”肚子疼,羅有亮知道后,立刻端來熱水和甜食,周美娟很感動。2011年,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去年,小兩口又添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一個電話就得去手術室
去年初冬的一個深夜,晚上12點左右,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將兩人從溫暖的被窩里吵醒。“多臺急診手術,速來幫忙”,放下電話后,羅有亮看了一眼正在喂奶的妻子。他說:“老婆,醫院有急診手術,我得去一趟。”
他一邊說,一邊起身穿衣服。周美娟在一旁補充說,當時寶寶才剛剛出生,她很不想老公走,因為孩子一旦哭鬧,她一個人手忙腳亂根本照顧不過來。但是,她自己也是做護士的,作為同行,她非常理解老公,因此,她只好點頭同意了。臨走前,羅有亮抱歉地看了一眼老婆和孩子。
由于那位患者傷勢很重,手術一直進行到第二天早晨,由于醫護人員的齊心配合,手術很成功,大家齊心戰勝了死神。之后,羅有亮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看到妻子和孩子已經熟睡,孩子的小臉上還掛著未干的淚痕,他的心很難受,于是,他悄悄地抱著被子到小房間休息去了,因為到了上班時間,他還得接著上班。
心中有愛,就有堅守
起初,羅有亮對護士的工作也難以接受,因為男人畢竟要撐起一個家,因此,不論對于收入還是職業需求可能都要讓妻子感到有可以依靠的感覺。他為此感到過苦惱,周美娟勸他說:“別擔心,也別有負擔,只要我們心中有愛,就可以堅守下去。”有了妻子的支持,羅有亮開始熱愛起這份工作來了。
在ICU工作了一段時間后,羅有亮被調到了手術室。他說,神秘而獨立的手術門向他打開后,里面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這個時候,男護士的優勢漸漸顯現出來:“患者上下臺搬運不便,我來;耗時太長需要體能的大型手術,我來;對強烈缺乏安全感的患者術前心理護理,我來;臨時需要加班要照顧回家帶孩子的女同事,我來……”
而每一次戰勝死神后,受到患者和家屬的感謝,小羅說,滿足的暖流瞬間撫平了長久以來的焦躁和茫然,原來,這個崗位是如此的重要,是如此的被需要著,它不僅僅維系著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甚至還維系著一個家庭的快樂與幸福。羅有亮告訴記者,幾年護士工作的歷練,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職業與性別無關,唯有愛與奉獻。護士職業,他會一直堅守下去……
護士節的由來
1854年至1856年間,英法聯軍與沙俄發生激戰。在英國一家醫院任護士主任的南丁格爾,帶領38名護士奔走前線,參加護理傷病員的工作。因當時醫療管理混亂,護理質量很差,傷病員死亡率高達42%。在這種情況下,南丁格爾下定決心潛心改善病室的衛生條件,并加強對病人的護理和營養。半年之后,醫院的傷病員死亡率下降到了2.2%。1860年,她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的護士工作專著,成了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鑒于南丁格爾推動了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因此被譽為“近代護理創始人”。
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旨在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