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我已經在護理崗位上工作快一年了。時光就像流水一樣悄悄地漫過了我的生命。我永遠記得畢業戴帽儀式上,在微微的燭火映襯下,第一次戴上白帽的那一幕,
是如此美麗,圣潔。心中是如此興奮。我就是天使。護士是神圣的職業。白色的護士帽象征著純潔,高尚。這就是我當初選擇報讀護理專業的最簡單的理由。干凈得
沒有一點灰塵,純凈的沒有一點柴米油鹽的味道。這種感覺,這種想法一直持續到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
來到腫瘤內一科,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溫馨。很慶幸我來到腫瘤內一科,遇到一個非常好的護士長,在護士長給我們介紹病區環境、病區情況的時候,帶我們大概
的走了一遍病房,看到護士長對病人們露出的最真誠的微笑,展現的最自然的關懷。我感動了,感覺就好像我們就是其中的一員。
2011年8月,來腫瘤內一科的第二個月,我們科室被選為全院的第二批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單位。我也在護長的領導下,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不斷的學習進
步。
剛剛開始的時候,對優質護理這個觀念,我不是很清楚。感覺除了把基礎護理更看重了以外,好像沒有什么特殊的。但是,慢慢的,通過護士長的領導帶領,讓我了
解到,優質護理就是將護士站前移到病房,將我們護士真正交還給病人,給護士更多的時間為病人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
做責任護士幾個月下來,覺得自己除了專業知識更加了解熟悉以為,更加讓我對護士這一職業有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歸屬感、成就感。記得有一位老年患者,來我們科
室的時候,病情不容樂觀,妻子雖然很著急他的病情,但是卻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有效的,只能干著急。作為責任護士的我,每天為病人抹身、洗頭、剪指甲、打針等
等,慢慢的了解到患者和家屬都對疾病的了解程度不是很好。我在跟患者做基礎護理的同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相關的疾病護理知識,讓患者和家
屬慢慢的放心下來。值得慶幸的是,在經過我們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醫護下,患者的病情好轉了。雖然仍然行動不是很方便,但是患者也能夠自己吃點東西,能
夠在我們做完護理之后跟我們說聲“謝謝”了。之后患者出院了,但是患者由于病情需要,攜帶了尿管、尿袋、PICC管回家,而患者行動也十分的不方便,住家
又離醫院較遠,回來換藥、換尿袋之類的都十分的不方便。在護士長的領導下,我們科室的護理人員成立了義工隊,義務的去為患者更換PICC管敷料,做家庭護
理。我作為義工隊的一員,也前后三次參與家庭護理工作。每次去到患者家里,為他做完相關護理,老人都拉著我的手,噓寒問暖,讓身處異鄉的我,感受到來自一
位老人從心里的那份關愛。那時我在想,我們優質護理提出的“十個一”服務里面,不是有兩條就是:“護一位病人,交一位朋友”嗎?在老人那里,我不僅僅是交
了一位忘年交,更得到了一份親人般的關愛。
前幾天,患者的妻子送來的一副“大愛無疆、精心護理”的錦旗。看到那幅錦旗,我覺得,我們的付出值得了。我們的優質護理服務,也得到了回報。
有人說:護士的胸懷像大海,能容納千百萬被病痛折磨的父老兄弟,護士的品格像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護士的心靈像清泉,愛的透明,不是親人勝似親
人;而護士的微笑,它尤如一壇封存了百年的佳釀,其味柔和,其意深遠。十里飄香是它廣博無私的愛,恬靜含蓄是它綿綿不絕的美,慢慢的品,細細的酌,那真是
一段落讓人百感交集的情節。是呀!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杯熱水,一張凳子,多么溫馨而又平凡的小事啊!但它卻融入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濃濃親情,為患者點
燃了生命的火炬,驅走病魔籠罩的黑暗。相信,在我科室優質護理日趨完善的同時,我,一名剛剛畢業的護士,也同樣的在成長,在成熟。不僅將慎獨深入護理工
作,更是將關愛、耐心、奉獻融入我的日常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