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基考試內涵的思考
看了童話老師整理的關于“三基考試”的帖子,感觸頗多!三基考試到底應不應該考?我認為是應該考的!關鍵是怎么考?考什么內容?何時考?又如何讓三基考試不被我們的護士反感?
當前三基考試讓護士非常反感的原因一方面是考核的形式教條,基本上就是理論閉卷+操作技能示范+模型考核、與臨床實際脫節;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內容與護士的工作需要相距甚遠,不管是剛入職的護士、還是快要退休的老護士,不管是門診護士,還是心血管科的護士,還是。。。。在很多時候的考試中都是同一內容!考核的時間也基本上是固定統一一個進間段進行,很多護士都必需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參加考試考核,長期如此,也難怪我們的護士這么反感!對于管理者來說,我認為這是很深層次的認識問題,非常值得管理者去研究和深思!下面我們先談談對“三基三嚴”培訓內涵的理解
1、“三基”
(1)基本理論
①護理基本理論:環境管理理理論、自護理論、適應模式理論、舒適理論、系統模式理論等。
②專科的醫學理論
③他相關理論:身心發展理論、學習理論、溝通理論、壓力與適應理論。
(2)基本知識
①基礎醫學基本知識:解剖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微生物及免疫學、藥理學、衛生學、醫院感染學等
②專科醫學知識。
③其他相關知識:營養學、心理學、社會醫學、人類學、公共關系學等。
(2)基本技術
①護理基本操作: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專科護理技術操作等
②臨床思維與判斷能力:臨床病情觀察和洞察能力、判斷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③其他臨床技能:運籌能力、應急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自我心理調適能力、
職業適應能力與職業發展能力等。
2、“三嚴”
(1)嚴密組織:專業的學術團隊(院長、護理部領導下職責、目標明確的團隊)
(2)嚴格要求: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3)嚴謹作風:慎獨修養。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其次,對于培訓內容:從以上三基三嚴的內涵我們對于培訓內容的定位應是
1、對于年輕護士:要立足于崗位需要的“三基”培訓,目標是勝任崗位,就是做護士必需具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要圍繞基礎及專科護理、結合各專業實際來進行考核。因此三基書中前面部分的基礎知識對年輕護士來說是要考核的,但不能只考這些基礎的部分,還應對她們進行相應專科的一般護理知識和技能進行考核。
2、對于高年資護士:要致力于適應學科建設和發展需要的培訓,主要是臨床專科、教學、科研等專項內容的培訓,努力使她們成為專科護士、專業護士。考核內容一定要與專科專業需要結合,不能所有專科都考一樣的內容。
再次,對于考核方式: 護士的三基考試要在實踐中、在日常工作任務中完成。考核的形式應是多樣的,如可以通過晨間
查房提問、通過業務查房、護理會診、疑難病例討論等來進行并適時做好記錄,不要只是教條的、應付上級部門來檢查每年有幾次集中時間的統一的三基理論考試或幾次操作考核。昨晚聽了李冰老師關于“護理查房核心價值”的講課后,我想管理者尤其應把護理業務查房作為我們培訓護士三基知識、提高專科護理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并通過建立三級護理查房形成長效機制,使我們年輕的護士在高年資護士的指導下,一邊工作、一邊實踐、一邊學習三基,從專業深度上提升護士能力和專科護理水平,促使護理專業與醫療專業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