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查崗
最近,局里實行晚上查崗制。由紀律監督人員組成,于晚8~10時,分布在縣級各醫療單位進行監察。
其措施的實行,對維護崗位責任制和監督違規脫崗現象發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其查崗結果的欠公正性,效果的短時效性,其措施的可實行性,我們卻不敢維恭。
其優勢是:對一些清閑科室,對一些紀律渙散人員,其措施的推行,不管是主動或者是被動,都使此類人員對自身行為有所收斂,限制,約束。
其劣勢是:統計結果欠公正,督導效果不理想。
特別是臨床一線科室,醫生護士怎敢擅自離崗?尤其目前醫患關系微妙時期,病人是上帝,醫護人員避免差錯事故發生都來不及,又哪里敢脫離工作崗位?即便去廁所方便一下,都唯恐前腳走后腳‘鈴聲響起來’,換藥的,拔管的,滲水的,病情出現變化的,哪一環節不到位,就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滿和投訴,甚至潛伏隱患。
忙碌的夜晚,醫生護士更是恨不得長四只手,生四只腳,或者飛出個三頭六臂,人,陀螺一樣旋轉,腳不沾地地奔波于病房與病房之間,小蜜蜂一樣的穿梭往來,我們能有時間坐在那里迎接領導查崗嗎?即使是少時休息,我們也總有寫不完的病歷,文書,討債似的等待解決,能夠坐下來書寫,對我們來說已經是最好的享受了。但我們最多時候還是在病房里忙碌,哪里有個‘風吹草動’的,我們的神經就高度緊張,‘不出差錯’是醫生護士共同追求的目標。我們不可能等領導來查崗,我們的職責是患者,是病房,如果我們對病人不作為,則是我們最大的失職。我們沒有分身術,領導來的時候,我們也許正在病房里搶救病員,正在做宣教,正在搞治療,正在交待夜間安全事項等等,等我們忙完了工作,領導已經離開了病房,可誰能說我們離崗呢?
形式主義不適合于臨床一線,等待查崗只會增加我們的負擔,甚至于適得其反,引來抱怨。
領導一句“您辛苦了”暖心的話語,勝似一次次的查崗,對一線同志鼓勵一下,體諒一下,變換一下查崗的方式,那效果是不是比單純的查崗要優越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