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對護士工作的認識
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時候去讀,讀到的東西總有不同,我偶爾翻翻以前學過的專業書,也如此。
現在,我做了25年的護士了,感覺對這份工作的認識跟以前就很不同。談談現在的認識吧:
第一,我對家庭的貢獻,是因了這工作。婆婆中風、弟弟消化性潰瘍出血、父親坐骨神經痛等等,家人、親戚大大小小的健康問題都會來找我 。我就是在幫他們解決的時候,感覺自己是有用的人 ,而感覺快樂。連五六歲的小侄兒他們都會說,要聽姑姑的話才不會得病住院。我能用我所學對家庭做些貢獻,不枉父母的養育,我覺得干護士也蠻自豪。
一個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一個家庭,從沒病人,也是不可能的。 家里有個護士,怎么吃藥,該不該住院 ,手術后怎么養好身體,這一些的麻煩事就變得方便多了。我覺得沒有護士的家庭應該趕快想辦法送一個去培養。
第二,對自身的健康管理,也很有益。不說在醫院上班,真的有病了,吃藥打針很方便,關鍵還是怎么不生病,生病了大事化小的那點本事,護士們都很有經驗的。
第三,盡管如此,護士工作在社會上的地位卻不容樂觀。護士在臨床沒受到應有的尊重,在社會沒受到重視,以前和現在都差不多。牢騷和自棄,領導的指示,如果有用,也不會到現在還這樣子。關鍵的關鍵,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做。一個產品要得到社會的承認,做成一個品牌,靠的是市場的需要,過硬的品質,還有一定的宣傳廣告。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從古至今老百姓都知道 ,說明社會需要護理,有需要就有市場,這是能肯定的。
可為什么我們做了大家需要的事,卻又大家還看不起我們呢?去怪大多數人瞎了眼,看不見我們的工作,那是不明智的。
那我們就只有想辦法把我們的產品做出過硬的品質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它太值得我們所有當護士的去做 了。怎么做?我個人想的辦法肯定有限,但所有護士都來想辦法,我堅信那一定是有好辦法的。
首先,還是該分清職責。分清職責是護士工作的首要問題,跟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一樣。如果不清晰護士的職責是什么,怎么做好護士的工作呢?
其次,對工作我們應該有擔當。病人沒有不認識自己的主管醫生的,他的病情、治療都會去問主管醫生,而他的責任護士是誰卻搞不清。如果每個病人從一進院就有自己的主管護士,每個夠資格的護士都有自己主管的病人。情況就大不一樣。有擔當才顯示能力和貢獻,有能力和貢獻才有尊重和重視。
記得清泉的文章《學會書寫自己——請伸出您的手,敲出護士之路》,也是鼓勵護士們宣傳自己的工作。我們有系統的理論,也有太多的實踐,可是,書寫自己卻太少。只知埋頭拉車,累得筋疲力盡,滿腹的委屈,卻沒有很好的溝通交流。
第四,護士工作,是專業技術的工作,要做到最好,真的是永無止境,但我們一定可以做到更好。